第五章 筑长城建立大功(16)(1 / 1)

花山的城墙已经建成,而且建成了堡垒模样。叶公在山上布置了士兵五百人,常年驻扎于此。可以起到防守作用,还可以观察敌情。

此功告成,争相庆贺。

力坚道:“如今,花山的堡垒已经修好,现在我们要修建一条纵贯东西的城墙,全部连接起来。然后在各个隘口处修建城楼,派人把守。如此,就会成为一道坚固的防线。”

叶公道:“从何处开始修建呢?”

力坚道:“花山以东,地理位置重要,不如先从东面修起,大人以为如何?”

叶公道:“我也正有此意。”

花山以东,约三十里地,有一山名叫王府山,叶公即命人,开始修建此山上的城墙。由于山势较高,地势陡峭,修建难度很大。历时两年,仍然没有完工。这一天,正在修建,忽然天下大雨,大雨下了两天,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一晚,山洪来袭,冲塌了民工的住地,二十多名民工当即被冲走了。过了几天,一个叫李张氏的外乡女人,来到了工地,她来寻找她的丈夫。她走了三天,才来到这里。可是一打听,原来她的丈夫,已经在上次洪水暴发的时候,被水冲走了。李张氏和丈夫结婚的第二天,就分开了。自从丈夫来此修建城墙,她日日思念丈夫,望北方而流泪。两年过去了,李张氏终于忍不住思念,来此探望丈夫。不料想,丈夫竟然变成了一座土堆。她能不悲伤?李张氏痛苦不已,天天伏在坟前痛哭,没有几天,因悲伤过度,竟然也死在了这里。叶公闻此,命人在此修建了一座大坟,将两人合葬,以示纪念。并拿出军费,抚慰所有因修建城墙而牺牲的士兵和民工。后来,因为怀念这位痴情的女子,人们将这座山的名字,改为望夫山。并有一首民谣流传下来:

望夫山上多高险,一道城墙巍巍然。叶邑百姓修城墙,保卫边防意志坚。城墙太高难修好,多少男儿流血汗。多少父母失儿子,多少壮汉把命断。更有痴情李张氏,寻夫来到望夫山。丈夫命归城墙下,女子殉情魂魄散。两人合葬高山上,一段痴情惹人怜。世人来到望夫山,莫不流泪徒伤感!

从此,望夫山的故事代代流传,成为一个动人的传说!

力坚让修建的民工,分成两组,轮流休息,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得以恢复体力。方城山连绵数百里,山上的城墙修建了将近二十年才算完工。山上是城墙,山下的关口处,则修建了城楼,派人驻守。工程完成以后,方城山一线,成为一道屏障。站在花山之上观望,只见一条巨龙,蜿蜒穿行在山岭之上,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有时走入深林,有时又出现在山脊之上,蔚为壮观。因为城墙之长,当时人们都称之为长城。北方的少数民族,善于骑马,知道以后,暗暗派人前来查看,大吃一惊。城墙之高,使得他们的马匹不能通过,于是放弃了南下侵袭楚国的阴谋。其他诸侯国,听说以后,也来效仿,在边境之地修建高墙,加强防守,不在话下。

其时楚平王已经去世,其子楚昭王在位。昭王知道以后,即传旨召见叶公。

昭王道:“子高修建城墙,保卫北方边境不受外敌入侵,功劳甚大,寡人要重重赏赐。”

叶公道:“臣受命镇守叶邑,保卫边防乃臣之职责。叶邑为我国北方重镇,敌对国家虎视眈眈,因此臣不敢懈怠。”

昭王道:“修建城墙,耗资巨大,城墙既已修成,寡人赏赐你粮食一万石,以犒劳百姓,子高以为如何?”

叶公道:“臣修建城墙,本来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危。叶邑不大,但是臣已经竭尽全力。大王赏赐粮食万石,体恤百姓,叶邑百姓必然会感恩于大王。为了国家的安全,臣愿意带领叶邑百姓,做好防御工作,使叶邑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如此,才不负大王重托。”

叶公修建城墙,在朝廷里乃是大功一件。朝中大臣,无不对此感叹不已。昭王对众大臣道:“寡人有子高守卫边防,高枕无忧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