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孙初相识119(2 / 2)

在韩擒虎指引下,孙思邈很快就知道了这些宝藏。他从小喜爱读书,而且又博学多才,理论基础很扎实,这些经典巨著他都爱不释手。尤其是古代医学著作,更让他觉得甘之如饴,常常学习得如痴如醉。眼见他很像韩擒虎,都是如此酷爱学习之人,萧源通也感到十分欣赏。

除了课堂上学习以外,孙思邈还经常私下找萧源通请教。萧源通也很热情,每次都会进行细心指点。这位萧先生是一个博学多才之师,他不仅在百家经典上帮助孙思邈答疑解惑,就连那些深奥难懂的古代医学书籍,也能够恰到好处给予了他非常宝贵的有益指导。

不知不觉中,孙思邈在韩家帮助下,病情已经取得明显好转,身体健康情况也越来越好。他也开始跟着韩擒虎他们晨练,主要是学习一些强身健体的基本功。他每天沉浸在书院藏书的求知中,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萧源通很欣赏他这种学习精神,经常安排人去提醒他吃饭和休息。恰在此时,在宇文泰安排下,庾信、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再来韩家庄院。

在萧源通引荐下,孙思邈又认识了博学多才的庾信先生。一番交流下来,庾信也十分欣赏这个文弱的少年书生。他和好友萧源通一样,把自己学识积累都拿出来,很快就给予了孙思邈不少有益指点。孙思邈聪明过人,很快就心领神会,逐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三日后,庾信先生和宇文府孩子们回城时,孙思邈心里面感到很是依依不舍。他跟着萧源通先生一起,站在庄院外面的最高处,一直默默地看着韩擒虎带着一批同伴,亲自护送着庾信先生他们渐渐远去。孙思邈心里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我真是好幸运啊!”

听他突发感慨,萧源通颇为好奇,于是就微笑着询问道:“邈儿,你这是怎么啦?”

孙思邈感慨道:“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能够认识和结交虎子哥这么出类拔萃的热心好人,这真是一种寻常人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幸运之事呀!萧先生,你说是不是呢?”

萧源通一直非常欣赏韩擒虎,他也情不自禁地点头微笑道:“邈儿,你说的没错!小虎子是很罕见的当代奇才,也是乐于助人的少年侠士。能够与他相识相知,那确实是人生之幸!”

孙思邈微笑道:“萧先生,我很高兴,自己就是这个幸运之人!”他稍微停了停,还继续感慨道:“萧先生,我能够遇到虎子哥,这已经是人生大幸。没想到,却还能够幸上加幸。”

萧源通好奇道:“邈儿,为什么这么说呢?除了小虎子,你又遇到什么了?”

孙思邈微笑道:“萧先生呀,我是一个平庸无奇的普通孩子,却能够认识您和庾先生两位当代名师,还有幸得到您们两位大师的悉心指点,这对我难道不是幸上加幸的好事情吗?”

萧源通微微一笑,还点头回应道:“邈儿,你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好孩子。像你如此勤奋好学,将来只需假以时日,必定能够大有作为。只要是你心中所想,愚师皆愿意倾囊相助!”

孙思邈一听此言,内心顿时感动不已。他喜极而泣,立即下跪拜谢道:“谢谢萧先生!”

萧源通连忙扶起他,还微笑着安慰道:“好孩子,你我师生有缘,不必如此多礼!”

一番真情对话后,这师徒间都更为亲近,从此以后更是情同父子。俩人都心情极好,一起相伴着回到书院。下午课后,这师徒俩继续细细而谈。从探讨孔孟之道,到交流老庄之说,又到共同分析《黄帝内经》。俩人以对话姿态,彼此间一问一答,始终都是相谈甚欢。

有意思的是,这师徒俩今日似乎都兴致很高,主要探讨的是关于修身养性等人生健康问题。孙思邈请教道:“萧先生,孔子主张‘仁者寿’,也一直提倡‘仁者爱人’,还特意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心里面很想知道,这种养生能够实现健康长寿吗?”

萧源通很高兴,听了后连连点头,还微笑着回应道:“好孩子,这是一种道德养生之法!这种养生之法的关键是,强调以忠恕之道及节制私欲来修养道德,从而达到自我心理上的坦坦荡荡,防止心理失衡所导致各种心身疾病。我个人认为,当然是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的!”

孙思邈若有所悟,于是就继续询问道:“萧先生,孔子提倡‘食无求饱’,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也一直在思考,这种养生之道是否就是要求节制饮食呢?”

萧源通微笑道:“好孩子,你这个说法也是对的,这是一种日常生活养生之道哩!这种养生方法很直接,其实也是非常食用的,需要我们经常做好自我约束。我们饮食不应过量,即使是鱼肉食物很丰富,也不能放任自己去过多食用。如果经常暴饮暴食,对自我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