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庄院救百姓56(2 / 2)

不需要任何人提醒,百姓们都纷纷行动起来,每日里成群结队地上山下河,想尽办法去野外寻找可以用来充饥之物。

一时间,只要没有剧毒,无论是野生植物,还是野生动物,都成为了饥民们的追逐目标。这实在是太可怕了,但又确实是无奈之举,朝廷也拿不出粮食来赈灾呀。

南坳村困难户孩子们饥肠辘辘,每日都在眼巴巴地盼望着“亲姐姐”到来。奇怪的是,独孤琴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出现了,众多孩子们都忍不住纷纷找刘若奚打听情况。

刘若奚也不知情,只好找独孤青和韩春芳姐妹俩了解情况,最后才知道独孤琴和韩擒虎已经跟着父亲去南方打仗了。她和独孤琴已经是好姐妹,此时不由自主地担心起她的安全来。

孩子们知道后,心里面更加想念独孤琴,又都纷纷询问“亲姐姐”什么时候回家。

刘若奚很无奈,只好又去找独孤青和韩春芳询问情况。这姐妹俩自然不知道独孤琴什么时候回来。但是,她们说应该是快了,因为韩家庄院已经在为她筹备婚礼事宜。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孩子们听说“亲姐姐”要结婚,所有人立即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他们都知道,韩家庄院举行婚礼前,“亲姐姐”肯定是能够回到家里来的。

眼见南坳村缺粮情况越来越严重,每日一石粮食根本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户。以前是保证大家吃饱,现在只能是限量供应,每人每日只允许施粥一碗了。

对于老人和婴幼儿,每日一碗粥可能还勉强可以。可是,对于成年人和发育较快的孩子们而言,每日仅仅只有一碗粥确实是太少了一点。

韩春芳和独孤青都心有不忍,就回去向韩著、韩安、独孤云、独孤鹤等长辈们汇报。

长辈们听了后,都变得心事重重起来。大家既同情广大乡亲们,同时也感觉到自身压力山大。他们检查了粮仓,然后细细计算了庄院开销,最后决定每日增加两石粮食给南坳村。

韩安又去和杨继和商量,俩人很快达成了一个良好共识,决定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施粥一次。每日有了三石粮食熬粥,可以保证饥民们上午和下午各喝一次粥。

这样安排更为合理,虽不能保证所有人吃饱,但是每日可以喝两次粥,至少可以保证孩子们不会饿坏了。这又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南坳村乡亲们一时间都感激涕零。

实事求是而言,在这种人人自危的艰难岁月里,韩家能够坚持每日都捐献出三石粮食,这实在是一般人都不愿意做而且也不敢做的惊人之举。

眼见韩家如此慷慨,杨继和及家人们都非常钦佩,他们都在认真配合着韩家行善积德。

其实,韩家这种长时间的善良之举,也让整个南坳村百姓们都深受感动。大家都很珍惜机会,自觉排班去粥棚帮忙做事。生死存亡之际,所有人都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

韩家庄院自身消耗也很大,现在又每日要捐献三石粮食,独孤云有点担心后期会粮食不足。他私下和独孤鹤商量,兄弟俩的看法基本一致,觉得时间长了恐怕会有很大困难。

经历了大灾之后,兄弟俩都忙于养殖事业,准备要努力改善庄院的生活水平。他们目前没时间回去,只好特意飞鸽传书去唐家湾,希望岳父抽时间帮忙采购几十车粮食。

唐晓峰听独孤琴说过,去年关中地区发生了大旱灾,由此所引起的缺粮灾荒非常严重。老爷子早有计划,本来就准备了十车粮食,是做为给外孙女独孤琴的嫁妆之一。

收到女婿来信后,唐晓峰知道他们应该是遇到困难了。老爷子毫不犹豫,连忙就吩咐儿子们,准备再增加二十车粮食,跟随送亲队伍一起北上韩家庄院。

有诗云:“上天注定有缘人,志同道合一家亲。灾难无情危机时,大爱庄院救百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