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赏梅(1 / 2)

腊月十八,各地红梅次第开放,齐王府的梅园聚集了天下各色品种梅花,争奇斗艳,在京城享有盛名。每年这个时候,齐王府都会组织一场盛大的赏梅大会,邀请京城的王室宗亲、公卿世家来参加,男子梅园吟诗作对,围炉饮酒,女子作画弹琴、插花刺绣,很有意境。

韩余笙在凉风台安静地过她的小日子,恬静充实,吴姨娘也常去梧桐苑找梁姨娘说话,下人们都是有眼色的,自然不敢对梁姨娘不敬,一切似乎都很平静美好。

余笙已经成为百花井巷倾城色的老客户了,她每次去掌柜的都能拿出最新奇独特的各种胭脂妆粉、油脂香油,造型和器皿还会随着节气调整变化,这次的妆粉被压制成梅花的形状,娇俏怒放,惹人爱怜。只是她不知道,这些新奇的货品从始至终只卖给她一人,只有她一人独享。

侯爷和夫人商议了良久,最终决定选择太仆寺卿的庶长子李云溪,二十岁,勤奋上进,年纪轻轻便得了实缺,人脉和能力都是不俗的。将来有升职外放的可能,欢儿跟着她会一路走高,名利双收。

金氏便给李太仆府上递了消息,双方都是有默契的,因为快过年了,打算出了正月就下聘书、交换庚帖。

此时金氏收到了齐王妃的请帖,自然是赏梅大会,这次不同往日,长宁郡主和匈奴三皇子都会参加,这两位身份特殊,这次赏梅宴会无论是梅园的装扮还是接待的细节都按照宫中规制看齐,邀请的对象最低也是朝中二品以上大员。

侯爷和金氏非常重视,带着二子三女隆重参加。这次金氏给三小姐韩余若的服饰头面格外用心,身着葱白底绣红梅花八幅湘裙,外罩软毛织锦披风,头上是梅花样式红翡翠头面,与衣着上下辉映。韩余若样貌较为普通,金氏没让贵重繁杂的头饰抢了她的风头,衬托她面色红润,端庄大方即可。

金氏又看了旁边站立的余欢和余笙,这二人的服饰和头面,都是随意搭配的,但奈何二人都是容颜绝美,一个艳丽无双,一个清丽绝伦,韩余若费劲心思也不及这二人天人之姿。

金氏暗叹一声,便带着三女进了齐王府,齐王府的后园便是梅园,占地十亩,按照不同种类分成若干个小型梅园,梅园中依据地势建了假山、奇石、凉亭、赏景台、围炉小筑、暖阁等等,在里面闲逛一天也不会厌烦。

梅园入口处设了男女宾迎客厅,齐王和齐王妃分别迎客。

金氏带着三女拜见齐王妃,齐王妃笑道:“侯夫人,今日人多事杂可能会招待不周,你们随意就好,多包涵。”随即仔细看了下余笙说道:“四小姐上次写得祝寿词让本宫印象深刻,你的字是跟谁学的?”

余笙起身忙答道:“回王妃,小女自小喜欢临帖,父亲送给小女赵孟頫的《归去来辞》、《洛神赋》,每天临摹几幅字,便有了些许小成。”

余笙没有说自己的隶书更加惊艳,祝寿词用的行书便说行书好了,免得让人觉得卖弄。

王妃很是赞赏说道:“练字就是练心,你小小年纪能这样沉稳真是难得。”

王妃转过头跟金氏说道:“先让孩子们去玩吧,等一下靖王妃和郡王妃过来,我们几个去暖阁叙话。”

金氏求之不得,梅园她是年年来,景色对她没有吸引力,利用赏梅趁机跟王室宗亲拉拉关系更有价值。

三女行礼告退,由侍女引导着穿过迎客厅的偏门,便直接进入了梅园中,映入眼帘的是遒劲古拙的枝干、杂乱却又有序交错的梅枝、枝头盛开着艳红的梅花,一簇簇,夹杂着含苞欲放的点点红晕,逐渐连成一片花海,地面铺着昨夜的青雪,红白相间,美得夺人心魄。三女一时呆立在原地,被这景象震撼住了。

这时听见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传来:“我道是谁这般没见过世面,原来是你们啊!”

三女回身一看,看见长宁郡主缓缓走来,三女赶紧躬身行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