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几个和尚正在池中打捞着什么,季妍云、严氏及众位小姐都在,严氏正在抹泪,身边却是少了日日跟随着的杜若儿,苏忘忧赶到的时候,心下有不祥预感。

严屿急匆匆不知从何处赶来,带了一队官兵,手指紧握指尖泛着白。官兵也很快加入打捞队伍中。

无方寺著名的泉眼便在打捞点的上游,下游是苏忘忧方才在的池塘,中间是一条不宽的河,河水不宽,那河中心却是一片漆黑,和尚说,这水深至少两米,嘱咐打捞官兵小心莫踩空了跌下去。

严屿问一旁一位身穿粗布的小和尚,那小和尚似是不会说话,焦急的用手比划。

季妍云却是上前解释,“严大人莫怪,这是寺里洒扫的和尚,是个哑巴,方才他急匆匆闯入院子扯着我们便来了这里,比划着的意思应当是有人掉了下去,我便赶忙清点我们所有人,发现若儿不在,便找人通知了你。”

严屿倒是稍稍恢复了些镇定,“哑巴?”说着偏头看向苏忘忧的方向,“带纸笔了吗?”苏忘忧当哑巴那会,便习惯随身备着纸笔。虽说早就能说话了,这个习惯却也一直未变,点了点头,便从荷包掏了折叠整齐的一张纸和一小截炭笔递给严屿。

严屿将那纸笔接过递到和尚面前,那和尚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会写字。严屿皱眉,又只能递还给苏忘忧。

苏忘忧接过纸笔走到那和尚面前,小和尚不过七八岁的样子,个子却不矮,圆头圆脑煞是可爱。苏忘忧将纸笔递到他面前,温声道“把你先前看到的,都画出来。”

那小哑巴懵懂的点头,接过纸笔干脆趴伏在地上画起画来。

打捞还在继续,一行人沿河直下去了大池塘。

那小和尚很快画好了图,将纸递过来,纸上只简单画了几笔,依稀看得出河及河边站着的两个人。苏忘忧便让他模拟后面发生的事,小哑巴指了指自己,又在纸上比划着指了指离河较远的人,又指了苏忘忧,让她扮做离河更近些的人,见苏忘忧点头,那小哑巴调整了大概位置,在河偏上游的位置,突然站到苏忘忧身后更靠近河些,伸手从背后捂住苏忘忧的嘴巴,苏忘忧一时间失重向后倒下,猝不及防竟险些直接朝后栽进河里,小和尚在身后忙扶住苏忘忧。

事情的大概经过基本上清楚,严屿又看向小和尚,“你是怎么知道跌下去的是若儿?”

小和尚迟疑的看了一眼苏忘忧,严屿也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苏忘忧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小和尚又用手语比划了下,严屿一眼便看明白了,“你是说,见过?”小和尚忙点头。寺中主持接了话,“早上你们到寺门的时候,不言确实在门口洒扫,看到了也不奇怪。”小和尚名唤不言。

“报告大人,打捞上来一只鞋。”鞋子被送到严屿面前时,严氏险些晕倒,颤抖着指着鞋点点头“是,是若儿今早穿的...“

严屿又找不言准备辨人,想知道那位下手的人究竟是谁,不言却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离得远只看见是位姑娘,还一直背对着他,长相并未看清。

打捞一直持续到夜半除了先前那一只绣花鞋,其余什么也没有。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苏忘忧也没有多留,晚饭时分便回了,与其他人共食了寺里的素斋,严氏也吃不下回了屋子,季妍云吃饭时问苏忘忧,为何严屿会下意识的找她要纸笔,苏忘忧扯了个谎,可能严大人当时离自己比较近吧。季妍云便没再多说什么。

无方池边,严屿脸色越来越黑,一直到半夜下起雨,主持来说,下雨无方池下会生出无数暗旋,又通各处暗河,水位上涨十分凶险,严屿才吩咐人停止打捞。自己却是穿了蓑衣在池边静坐一夜。

脑中思绪纷乱,无方池只有这么大,不可能这么多人这么密集的打捞只剩下一只鞋;不言看见的摔下去的并不一定真就是若儿;不言去叫人一来一回,若儿兴许早被救了;若儿身边贴身伺候的青柠到现在还未出现过也很蹊跷。

苏忘忧知道,发生这么大的事,全寺都戒严了,今夜自己应当是安全的。于是放心的回了自己的住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