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2)

又是一年清明至,往年应当会去庄子上一趟,只是前些天便去过了,今年也就不去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看着又要下一整天,淅淅沥沥,似在人心上又晕开一丝丝化不开的粘稠。

苏忘忧今日的心情属实算不得好,从早起便有些莫名的烦躁,眉头紧紧皱着,一直咳个不停。

挹春拿了厨房新做的几只青团打算给苏忘忧尝尝,行到门口却听见里面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忙推门进去,就见自家姑娘倚在榻上,脸已经咳的通红,额头上沁出汗来,忙倒了早温好的水去扶,伺候着姑娘喝水。

苏忘忧就着这杯水才觉得好些,挹春轻抚苏忘忧的背,忧心忡忡“这咳疾定是要赶紧寻个好大夫治治,对了,前些日那位严大人,她妹妹身子不好,身边带了位京城来的大夫,不知道能不能请到给小姐你看看。“

挹春这样说,苏忘忧也没有接话,这位故人,苏忘忧也在考虑该不该见上一面。

缓了些,苏忘忧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问挹春道“那位严小姐,可打听出身份了。”据苏忘忧所知,严屿并没有什么妹妹。

“嗯,昨日来了信,严大人那位妹妹姓杜,名唤杜若儿,这位杜小姐身世倒是可怜,杜家本是京城勋贵,正房嫡出只有一子一女,可惜大夫人生完杜小姐不久就撒手人寰。之后不到三月,杜老爷就取了继室,继室三年间又生了两男一女,前夫人留下的孩子在府上更是举步维艰。五年前,杜大公子带着杜小姐脱离了杜家,将杜小姐托付给了严大人,自己从军去了。“

挹春边替自家姑娘梳头,边略有些遗憾的开口“那位杜大公子也是心大,好好的一个妹妹托付给别的男子,自己倒是一去就是好些年,对严大人的人品也太放心了些。所幸,看外面传言,严大人护杜小姐跟眼珠子似的,倒也不算所托非人...“

这话听着,苏忘忧倒没有反驳,严屿本就是清正朗明的性子。

之后的一整日,苏忘忧并没有出门,只在廊下看着丫鬟小厮们忙来忙去,给各处门上插上艾草,挹春还给苏忘忧配了个艾草香囊,只说艾叶主打平镇喘咳同时也祛湿散寒。

傍晚时分,起了风,吹散沉沉的阴云,倒是恰巧有了日落,夕阳余晖洒下,整个天边都被染成了淡紫色,煞是好看。

挹春就在这时匆匆进了院子,苏忘忧一看就觉得不对劲,眉心突突的跳,忙起身“出什么事了?”挹春脸色慌张有几分惨白,“晏清回了,还带了个人。“回来了,那多半没事,为何慌成这样。

“人在哪?”说着晏清进了院子,浑身是血,挹春在一旁止不住的打颤,“晏清怎么这么多血。”

晏清看了眼挹春安抚道“不是我的别担心,”说着又转向苏忘忧,“姑娘,是江公子。“

江暮风是江湖人,是苏忘忧为数不多的至交好友,从前苏忘忧跟随商队走散迷失在沙漠里,奄奄一息时候,抬头就看到一袭白衫的男人,沙漠里的日光本就刺眼,江暮风身上的白更是让人恍惚,他逆着光坐在巨石上,自腰间解下水壶递给她,也算得上救了她一条命。

后来与江暮风一起走出沙漠的那段路程,是苏忘忧为数不多觉得自由的时光,有时也会想,若是随他一起浪迹江湖也未尝不好。

江暮风被安置在客房,身上几十处刀伤,刀刀未及要害,对方似乎本就不要他的命,只是要他受辱,流血而已。

晏清是在城外遇见的江暮风,城外五十里坡的凉亭,是回城的必经之路,路过时亭子里传出了奇怪的声音,似是有鸟叫又有人影,本不欲停留,只又依稀听见有人唤自己的名字。

只好带着防备走近了些,却发现江暮风狼狈的躺在血泊中已昏死了过去,周围没有旁人,此次出城晏清并未带旁人,只好将他架在自己的马上一路回来。

李大夫从江暮风屋中出来,对着苏忘忧摇了摇头,苏忘忧心中一凛,这是什么意思。李大夫边收拾边开口道,“公子的伤口俱已包扎好,按理说这点皮肉伤,人应该早醒了,公子情况不对,姑娘还是尽早去寻一名毒医。”

“现在可能保住性命?”苏忘忧追问,李大夫复又看了看床上几乎没有生气的人,刚包扎好的纱布似又隐隐有血渗出。

“我刚刚已经行针封住了公子几处大穴,按理不该再出血了,但也算控制住了。”李大夫也很是疑惑。“按现在的出血量,再用参汤吊着,保守估计,公子大概还有七日。”

送走了李大夫,苏忘忧心下一片冰凉,自己竟是从未认识什么毒医。

苏忘忧吩咐人备马车,连夜去了王府。

王府守卫虽是疑惑但知道苏忘忧与郡主关系要好,便也进去通报了声,不一会就来了人给苏忘忧引路。

季妍云今日上山祭祀回来的晚,此时也还未睡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