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缘起(1 / 2)

原来那纸条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写。这一下她受惊不小,当时那人只说到达水月寺后打开来看,看来自己过于老实。紧接着,让人更感到不安的是,恍惚之间,她连怎么到的此地都记不起来,好像突然就从池塘边穿山越水而来。

这下疲惫和不安交织,岸芷感到倦意袭来。没有办法,只能先找个地方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再做它想。好在水月寺里的人很和蔼地给她找了一间空房睡下,似乎是淡季,人不是很多,因此厢房总是有的。又端来一点用豆子煮的酱汤,她吃了一碗饭,感觉稍微踏实些。

只是夜里两三点多,刚睡下片刻,突然听到隔壁悉悉索索的声音。紧接着声音被无限放大,一对男女肆无忌惮地说笑,并没有压低声音,旁若无人,那恼人的噪音持续一两个时辰之久。

第二天早上,岸芷起来,感到有些恼火,一觉没有睡好,这不是清净之地吗?怎的还有男女出现?她在吃早饭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个平实的女子,年纪大概四十多岁,忍不住和对方说起自己心中的疑惑。

本来,如果是在熟悉的地方,她绝对不会有搭讪的行为,每天到什么地方去,吃什么饭菜,并不需要旁人的干预,当然也无需多事。但现在不同,身处陌生的境地之中,自是心惊胆战,又感到蹊跷,只得问问旁人。

那女子被旁人称为杜荷,姓杜的人不是很多,但让人想到杜甫,名为荷的人则很有一些,所以这个名字介于熟悉和不熟悉之间。对方只是略为矜持地笑笑。“原谅这些可怜的人吧,这都是些没有指望的人。”

事情逐渐清晰起来,有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水月寺地处九省通衢的中部地带,为戊土的象。这里长年累月积累出大量的夹心层,往上不得,往下不甘,只能停留在此地。

“为什么称呼为夹心层?”岸芷喝了一口汤,不解地问。不知怎的,她一看到面前这个女子,就感到有几分亲切。

“看到庙中的金刚吗?”杜荷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

“当然。”岸芷进来的时候就注意到,只是没有细看。

“水月寺地处中部,戊土,又位于古代的南郡县,群山环绕。你想到什么——?”

“有很多的山,山清水秀。”

“地山谦——”对方很快地看了她一眼,“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中最吉的一卦,每一步都很吉。因此,在这里修炼,可得永生。然则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机会,概率不超过千分之七,所以人们从周围蜂拥而至,挤压在这里,他们看不到太多的期望。

“却是为何?过平常的日子不好吗?”岸芷听到这些闻所未闻的话,她穿着浅蓝色的毛衣,手一抖,沾了几滴汤在上面,又暗自谴责自己的不合时宜,不够妥帖。

“他们过不了平常的日子,要有一碗饭吃。吃得饱,穿得暖。”杜荷指了指站在发馒头后边的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看上去很是和气。

“看到没,那是随夫人,是这里的长老,掌握着这里所有的定夺权。”

夫人和长老之间,似乎有一道鸿沟。但在这里,夫人只能表示对方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而长老,则是权势的象征。那人长得一团和气,正密切关注着发放馒头的细节。穿的金碧辉煌,手上戴着硕大的珠子。

本来还想问几句,但不知从何说起,岸芷只好低着头,默默地喝着汤,吃着那个很大的馒头。大厅的前边还有两桶汤,一大钵酱菜,美味的萝卜干和榨菜之类,还有红油可以浇在上面。她本来可以拿一碟榨菜过来吃,但想着要走到那么多人的前面,再一个还有随夫人那紧密注视着的目光,会让人不自在。所以岸芷想来想去,也就不作多想。

只是此时,右下方来了两个人,他们刚拿了四五个馒头过来,坐下就开吃,边吃边交谈。那声音引起岸芷的注意,却是昨夜那对男女,看来睡了几个小时,怕错过发馒头的时间,还是忍着困意赶过来吃早饭。

“却是为何?”杜荷看到她脸上的神情一变。

“那两人。”岸芷苦涩地说,“昨晚嘀嘀咕咕说了半宿的话,太噪杂。”

杜荷并没有刻意地去看,她的脸正对着那一桌。片刻后说,“那也是可怜的人。他们是晚上倒夜班的,每天下午开始干活,烧锅炉一直到夜里才回去。”

“在这里就为着几个馒头一碗汤?”岸芷感到有些不能理解,“却为何不回家乡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