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童年三友(1 / 2)

元旦有三天假期,一家人难得回一次老家,准备回到那个孤苏皓出生的地方。

回乡的路上,一家人还是很高兴的,非常轻松,没有一点压力。

回家后一来看看长久失修的瓦房,二来看看家里的老人,三来看看那些老乡亲。

虽然一路颠簸,但全家人其乐融融能够一起欣赏沿途的风景实在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孤苏皓一家乘坐的是城乡公交,坐这种车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可以和大爷大妈聊许多民间趣事。加上旅途遥远,可聊的题材又多,实际上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等到大爷大妈们都上齐了,司机大声吆喝一声,便开始发车走人了。这个时候,大家就和开小会一样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聊起来。

公交外面的天气也和车里的人的气氛一样的好,什么谁家小子考上大学了,什么谁家姑娘嫁给了暴发户了,什么张家奶奶九十岁还能挑大粪了。你要是没有一点特异功能都不好意思和他们开口聊天。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这个时候也不论谁有钱没钱,只要有话题,都能尿到一个壶里。

一个大妈紧抱怀里的一个布袋,只有她神情最紧张,没有和任何人有过交谈,全程一个人孤独坐在最后一排。

“大娘您这是要去哪里呢?您是一个人吗?孩子怎么没有在您的身边呢?”孤苏皓见她一个人有些“怪异”便主动发问道。

大娘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听不懂,并让孤苏皓说土话。在这个十里不同音的地方,交流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孤苏皓用有些生蹩的土话问道:“你这是从哪里回来呢?孩子怎么没有和你在一起?”

通过各种交流以及两家翻译的帮助,孤苏皓这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

大娘今年不过五十岁,有一个儿子在县城念高中,刚刚给儿子送衣服回来,怀里的东西是他男人的骨灰罐,缘由是一起意外。

为了不引起车里的欢快气氛,孤苏皓压低了声音,同时对大娘的际遇表示非常同情。

生死乃是自然规律,但发生意外实在令人痛惜。

这事很影响孤苏皓的心情,看到孤苏皓杵在这里一动不动,孤苏信走了过来想看个究竟。走到大娘身边的时候,孤苏信傻住了。

“你是?”

孤苏信简直不敢相信,他眼前所见之人居然是一个在80年代的一个乡友老婆。

“您真是?”

“那他现在去哪里了?”

两人打开话匣子,开始忆苦思甜,乡友见乡友,悲喜交集。

聊到男人出车祸的事情,大娘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

一个小时后,孤苏信一家下了公交车,背着大包小包站在了村口。

风飒飒,乡土味很浓郁,慢慢弥漫,还有乡村土狗四处犬吠声,这种感觉孤苏皓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体会过。

随后一些光屁股小孩子如见到外星人一样围着孤苏皓一家人,他们嚷嚷着要吃的。

或许从孤苏皓一家背着的大包小包,他们判断孤苏皓一家是城里来的有钱人。

孤苏皓者早有准备,不慌不忙从书包里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

给孩子们发了糖果后,这才没有纠缠着。

看到这些孩子,孤苏皓很容易就想起小时候的自己,虽然穷苦,但他小时候可做不出主动要吃的行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