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他居然给一个疯子投资(1 / 2)

投资了几百个项目的孤苏皓,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不少人以为他是搞扶贫的,实际谁知道呢?

说出去就是一个笑话。

因为参加了学生会,所以孤苏皓的人脉圈子一下子就广了很多,就连本校毕业好几年的学生也找到孤苏皓拉投资。

不怕想法多,就怕没想法。

其实孤苏皓不怕亏钱,就怕太容易赚钱,有些事情只有他懂。

想要拉投资可以,必须要有能打动他的故事,比如有一个哥们的故事:老大,我是搞APP的

此人,烫着爆炸头。

虽然看到他的样子,孤苏皓非常想笑,但在当时可是流行款式,谁笑是谁没有品味,并不是他的错,这可是2003年。

说起来却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三岁丧父,五岁丧母。吃百家饭长大,虽然成绩优异,但不得不辍学去工厂打螺丝。

后来爱上搞程序,家里有一台八手的电脑,是打工赚钱买的,但经常连不上网,也经常在开机阶段卡死。

从他的眼神中,孤苏皓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虽然穿着邋遢,口齿不清,但看起来非常符合那种专注于搞学术的人。

“我是搞APP的,这是我的梦想。”

梦想还是有的,可是需要一定的实力,对于这个人孤苏皓半信半疑。

“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自己,给你投资,仅仅只是因为热爱吗?”

“你缺少足够能够证明自己的资料,比如:学历、成果和详细的计划书。”

“你确实说的在理,我无可辩驳。”

年轻人耷拉着脑袋,没有过多解释,仅仅只是喜欢还是不够的,投资方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APP”

在这个智能手机都没有的时代,居然有高人能够提出搞APP,这是神奇的事情。

app是智能手机应用的集合,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带来便利,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的时代背景下,用户对app类型和功能要求不断提高。

可这个时代,搞APP,怕不会是搞笑来的吧?

孤苏皓虽然不相信这个青年真的会搞出APP,但还是给他投资了3万元,并签订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合同。十年内,孤苏皓会每年给这个青年3万的风投,直到他搞出自己满意的APP为止。

孤苏皓的操作把旁人都看傻了,他们没想到,这样也行。

青年也傻了,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容易拉到了投资,就差点跪下抱孤苏皓的大腿了。

“他居然给一个疯子投资”

这是广宁日报第二天的头版头条。

人家花钱才能登上报纸,可孤苏皓却剑走偏锋,以其怪异的行为第一次登上广宁日报的头版头条。

接着,江州日报也报道了这个新闻,在江州日报报道这个新闻后,江东省级纸媒也对这个新闻进行了详细报道。

娱乐新闻也迅速跟进同步报道了这个新闻。

一时之间,孤苏皓和这个青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接着各种采访的邀请像雪片般铺天盖地而来,但拒绝了所有的邀请。

接着,孤苏皓拒绝所有媒体采访的新闻再次成为头版头条的新闻。

一周之内,孤苏皓出了两次风头,同时他创立的投资公司的名号也如一阵春雷响彻整个江东。

“汤圆天使投资”公司成为了江东人民茶余饭后谈论消遣的话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