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往事(2 / 2)

1月8日这一天,雪终于停下了。万物俱籁,整座城市被洁净白雪覆盖。

一个访客提着公文包走进了广宁烟厂家属房四栋二单元501,没错,这里就是孤苏皓家。

“您好!我名叫谢鹏,冒昧打扰,还请多多包涵!”

开门的人是孤苏皓,虽然来者已经自报家门,但孤苏皓的记忆中并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礼貌回道:“这位叔叔,您不会是走错了门了吧?请问您找谁呢?”

来者笑道:“这绝不会错的,我是按照这纸条上的地址找过来的,怎么可能会出错呢?”

在厨房烧饭的孤苏信踱步走到门口,用毛巾擦了擦手,朝门口走来。

走进以后,孤苏信缓缓提高了嗓门,将信将疑问道:“你是鹏鹏?”

来者咧嘴一笑,上前握着孤苏信的手激动道:“没错!没错!我就是谢鹏啊!上海一别,想想已经有十五年了吧,没想到你真的发了呀!”

孤苏信有些尴尬的摸了摸头发,将来者请进家里并嘱咐孤苏皓给客人备果盘、泡茶。

谢鹏一边打量着孤苏皓,一边道:“这就是那小子吧?今年几岁了,长得可真俊啊!”

“十二了,小学马上就快毕业了!”

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登门来访,这让无所准备的孤苏信一家有些手足无措。

唠了一会家常,谢鹏终于把话题转移到了主题上,原来谢鹏的父亲得了癌症,动手去需要一大笔钱,又听说孤苏信发了一笔小财,故此想从孤苏信这里借上一笔钱。

听明来者的意图之后,孤苏信并没有马上拒绝谢鹏,毕竟是几十年交情的老友,当面拒绝会显得有些绝情,但轻易答应下来,又相当于变相承认自己真的发了一笔小财。

于是,孤苏信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要不这样,我等你嫂子回来和和他商量商量再回复你,你看如何?

见此事有了希望,谢鹏两手将大腿一拍道:“好!如此,我等你消息。”

说完这话后,谢鹏起身便拉着孤苏信的手就要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道:“我们难得聚一聚,今天我做东,我们下馆子去!”

执拗不过之下,孤苏信只好随了他的意,老友相聚,谢鹏也是有着颇多的感激。

想想人生实在苦短,不经意间便已人生虚度几十载,回头想想,一切皆已成为过往。

孤苏信为人仗义,却有自己的苦衷,对于讹传他发迹的事情,不愿做过多的解释。但面对老友提出的实际困难,一时也实在不好推脱。

能力有多大,就帮多大的忙,孤苏信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老朋友面前逞能的,但又不能完全拒绝他,否则这朋友也没得做了。

“乡下菜饭店”里,两个中年男人推杯换盏,一杯又一杯酒开始谈论起了一段尘封近二十年的悠悠往事……

1983年,6个心怀梦想的青年来到了魔都,他们想要在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里施展自己的才华,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财富。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一支农民工装修队,但社会的险恶又岂是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青年所能深谙的。

被拖欠工程款,被其他装修队欺负,被当地地头蛇欺压,种种不顺利让他们只能知难而退。

最终不但拿不到自己该拿到的拿一份工资,反而还要贴上本钱。

兄弟6人,从此分道扬镳,灰头土脸离开大魔都,各回各家,从此不再意气风发,安安心心做一个小农民。此后,谢鹏更是远走他乡,从此隐遁,不想,多年后竟然又回来了。

谈到往事的一幕幕,哥们两人只有一句又一句的感慨,说到近况之时,谢鹏更是羞愧难当。

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谢鹏家里的这本经实在难念。

谢鹏去年刚离了婚,一个9岁的儿子判给了他,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也不好,据说也查出来是癌,不过他已经看透生死。只是说自己死后儿子如何安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