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歌者故事(下)30(1 / 2)

欣赏并且给予年轻人肯定和支持,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自从高速路事件之后,孤苏皓觉得自己的第六识正在觉醒,他能够隐约预判未知的事情。

当徐一鸣在酒吧里开口唱出第一句之时,孤苏皓就隐约感觉他一定将会有大作为。

“我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比我唱功好的人有很多,为什么选择我呢?”

徐一鸣当然有疑惑,学音乐的人很多,做音乐的人也很多,小有名气的也不少,从任何角度来说,徐一鸣都不能理解为何有人会选择自己。

孤苏皓有自己的打算和安排,选择徐一鸣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个不完美的歌者才有培养的潜力,重要的是“热爱”和对工作的“态度”,还有“真诚”,这几点都非常重要。

徐一鸣并没有想过能成为所谓的歌星,唱歌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更愿意把时间用在体验生活方面,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多远,徐一鸣并没有想过。

有时,甚至想好了回家做一个本份农民,闲暇之时约几个朋友搞搞创作,周末酒吧驻唱或友情客串。

徐一鸣听说,艺人的生活也是不容易的,前辈们说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把他们这些还未出社会的学生吓破了胆子。

只要和经纪公司签约,就相当于签了卖身契,从那时候开始就会有无休无止的工作,无休无止的事情要去做,而真正有机会上台露面,获得展示机会的签约艺人是寥寥无几的。

这还不够,签约艺人还会被各种潜规则,到头只能“自食其果”,且没有一点办法。

作为过来后,孤苏皓很能理解徐一鸣的诸多担忧,对于一个歌者来说,自身实力是最重要的,契约精神同样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原因:

徐一鸣出身寒微,没有负面新闻,没有名气,也没有参加过任何音乐类选秀节目,未沾染上任何商业气……这些都是他的“优点”。

徐一鸣需要钱,孤苏皓需要培养新人。

歌者计划马上就要开始实施,孤苏皓认为原创节目启用新人会取得更好效果。

徐一鸣怎么看怎么顺眼,于是便打算签约他。

三年的合同,日期写2005年3月1日,合同到期日是2008年3月1日。

工资每月1200元,月全勤加100元,有演出每次补贴150元,分成另算,年终奖上不封底,最低5000。

每周双休,朝七晚六,中午公司负责。

怎么样?

三年的合同,是机会也是风险,如果选择签约可能错过考编,如果不签约可能失去这一次难得机会。

“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考虑考虑,同样是三天时间,我给你答复。”

激动的心情,颤抖的手,徐一鸣很难平复心情。

孤苏皓表示理解,但不打算继续留在江南市,如果徐一鸣想好了可以给他打电话回复。

离开江南市之前,孤苏皓和张图,祥泰三人打算去大学城步行街逛一逛。

这是一条人流量很大的街,但街上大多数都是大一的新生,因为新鲜感十足,他们也就愿意从街头逛到街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