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城内的惨状!(2 / 2)

朝廷说是赈灾。

结果就安排了一个皇子过来。

分逼不带,名义上的十万石粮草大半都是那位皇子一路打来的秋风。

他娘的,不带钱不带粮就算了,甚至还跟地方伸手,要来的钱粮全用来收买人心。

特么的。

不救灾就算了,还搜刮上民脂民膏了。

怎么。朝廷不管,指着那些个商贾大户么?

那些人一个个精的跟猴似得,背后的靠山一个比一个大,能肯自掏腰包捐款?

捐他蒙古人的大头鬼。

这江南最有钱的是谁?

江南布政使吴道安。

不仅主管江南政务,就连官盐都是他弟弟吴道仁管着。

这可是肥差中的肥差。

放眼整个大元,也只有两淮转运使能与之睥睨。

吴家兄弟俩,每年要给海山送去八百万两的白银。

如此重要的职位,摄政的海山自然不会让它沦落他人之手。

如今海山在朝中势力渐大,三皇子想来江南分一杯羹,那海山岂能愿意?

而作为江南的财神爷,只要吴家兄弟不开口,就没人肯掏银子。

打狗都得看主人,更何况这狗的主人还是个顶厉害的。

一个手里没实权的皇子,根本不可能动的了吴家。

却会拿他撒气。

一来就撤了他的职。

撤就撤,他倒要看看,这位三皇子,能舞出什么花来。

如今的府库之中,说是二十万石粮食。

可实际有多少,他心里门清。

能有五分之一都是好的,早在他上任之前就被监守自盗了不少,如今粮价飞涨,不知多少粮食进了私人的口袋,等着大赚一笔。

能拿出粮食才有鬼了。

想赈灾?

也不是不行。

饿死他们就好了,反正朝廷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

马上进秋了,天气已降温,城外的灾民也活不久了。

没有粮食,衣不蔽体,要么饿死要么冻死。

只要都死完了,危机可不就解除了吗?

可不管怎么说,这笔账都算不到他卢照的头上。

他都被撤职了,那背锅的自然是三皇子的人,和他姓卢的有什么关系。

卢照干脆就看着这帮人折腾,反正他现在是无官一身轻。

眼下的桐庐县,已经是哀鸿遍野,听说上头的禹杭城比桐庐还严重。

米铺里的粮食,已经涨成天价了。

可即便如此,还是每天都挤满了人。

而三皇子手下的人,竟然天真的认为,城里百姓有钱卖粮食,不需要救济。

府库那点粮食,全都撒到城外去了。

而城中的百姓,已经是叫苦连天。

本来就是入秋的天,肚里没东西,更是难熬。

而城中的粮食,都控制在吴家和其他几家的米铺里。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