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缘(1 / 2)

日出开山门,日落自在休。

缘求自身法,念达吾梦西。

自从离开老道士的身边,周施宰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清晨的结庐寺外香烟袅袅,钟声将周施宰从睡梦中叫醒。

“周松道长,出来用早斋啦。”

客房外,一众小和尚的声音响起,生机勃勃。

周施宰回应一声,便起身穿上道袍开门。

大概是香案熏人醉,经文度入眠。

这一觉周施宰睡得心生舒畅,开门后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风,深吸一口气,闭眼缓缓吐出。

对于每日佛事,身为方丈的老和尚要求:

打坐一心佛,他事是他事。

洗漱好来到食堂,周施宰凑到老和尚身前:

“智空方丈,小道偶得一篇经文,想让方丈帮忙解惑。”

老和尚合手道:

“阿弥陀佛,佛前佛后,先用完早斋罢。”

用了早斋,将锅碗瓢盆洗净,周施宰跟着众和尚进到佛堂中打坐念经。

“智空方丈,我有一节柳枝,请你过目。”

周施宰坐定不久,掏出老柳树赠的那节柳枝,递给老和尚。

“阿弥陀佛,周松道长的这节柳枝甚是漂亮。”

老和尚捧在手中看了一会儿,又还给周施宰。

“我先前遇到一棵柳树,赠我这节柳枝,又与我念了一段经文。”

周施宰将柳枝收好,继续念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老和尚笑道:

“这便是佛门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老柳树亦是告诉你要明心见性。所谓般若,即大智慧……”

“果然是无上佛法,弟子愚钝了。”

听老和尚解完,周施宰只觉心清,潜心作揖道。

不过在专修一个“静”字的结庐寺和众僧人打坐,没多久周施宰就腿麻背痛腰酸软。

悄悄起身溜出院外,取出细剑,于桥上舞起剑花舒展筋骨。

“周松道长。”

周施宰正耍得起劲,忽然听到背后有声音传来,停了剑势转身看去。

“小师傅何事?”

原来是那个剑眉星目的小和尚。

“我可以和你一起去极西之处吗?”

“什么?”

周施宰好像听错了一样。

“你没听错,我想和你一起下山,去极西之处。”

小和尚目光坚定,像极了当初周施宰下山时的样子。

“方丈他……”

周施宰不敢随便应承,只能含糊回答。

“晚些我会跟师父说的。”

小和尚说完便转身回到院里,过了片刻又跑出来说道:

“对了,周松道长,可以用斋饭了。”

“嗯嗯,好的。”

周施宰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收剑洗漱了一番,回到饭桌上。

“师父,我想随周松道长前去西天拜佛。”

周施宰刚端上饭碗,就听到小和尚的声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