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论松子43(1 / 2)

说到这里,央卫自己从衣服的肚子里掏出一个钱袋,放在饭桌上面。

央汉元突然反应过来,他们还没吃饭呢,急忙站起身来,道,“先吃饭吧,吃完饭再算钱,饭菜都快凉了,我早就给你们留了饭菜。”

央卫点头,“对对对,先吃饭再说。”

央傅氏也是道,“孩子们都还没吃饱吧,先去洗个手回来再吃。”

洗完手后,一家人吃晚饭了,饭后一家人又围着饭桌上坐在一起,这些饭桌都很矮,央汉元没有感觉什么困难,顶多坐着很容易腿麻了。

因为西汉时期的农户的饭桌大多都是矮脚饭桌和矮脚椅子,这要是换成稍微富有的平民家庭,那他们就得盘坐在地面上了。

这些天央汉元也习惯了矮脚椅子的坐法,并非他们家不换个高脚饭桌配套,实在是他们家买不起,再加上还要昂贵的人工费、材料费等,就这还不包括加工费呢。

一家人又开始数钱了,三个男孩听着他爹娘讲着今天的收获及其如何卖野菌,最后为何又大量买了粮食回家的缘故。

央汉元全神贯注的听着,就连一旁央秦虎和央楚河也认真听着他爹娘的买卖故事。

他们家今天照样有很多黄熏,差不多卖了二两白银和一千八百七十文钱,之所以算上二两白银,是因为他们收到了二两白银,那是两颗一两重的白银。

今天买粮食共花去了两千三百四十文钱,还剩一千五百三十文钱,再加上上次存下来的钱三千一百二十二文钱。

家里就有二两白银和两千六百五十二文钱,之所以将二两白银分出来单独算,是因为二两白银虽然按一千文钱算。

但在民间里,特别是战乱时代,一两白银等同于一千半两铜钱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高达一千五百半两文钱。

自然而然,白银不能单独算成一千半两文钱,他们这里还算是朝廷直管的县城,基本上都是只认秦半两和汉半两的铜钱,而像那些封国铸造的长沙钱、英钱什么的在这里是不被老百姓认同的。

因为这些封国铸造货币都是缺斤少两太严重了,十枚封国自造的铜板还不如一枚半两铜板,所以他们家收到的钱都是秦半两和汉半两铜板为准。

听央卫说起一件事,说有一家从长沙国过来的徒商试图以长沙国铸造的货币换他们家的野菌,被他们拒收。

听着央卫这句话,他想起来了西汉时期之所以混乱,很大原因就是刘邦提出来的铸造货币自由权利,就连他们所在的南昌县城都拒绝收这些货币。

可见民间大规模铸造货币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一种十分严重的影响,就连他们的爹娘都知道这些私自铸造的货币不值钱。

央汉元问,“爹,你咋知道这些货币不值钱?”

央卫道,“咱家你爷在的时候就有很多这种铜板,但后来发生了荒灾,这些钱不仅买不到粮食,就连官府也不认了,所以你爷临死前一直大骂那些鼠辈害死我们家。”

央傅氏也道,“大郎,在你还小的时候,咱们一家有很多铜板都用不了,最后只能换不到一成粮食,那时候咱们家都知道了。”

央卫惊讶道,“这样啊,那岂不是很久很久的以前了。”

央卫点点头道,“是啊,很久以前了,没想到还有人想要以这些私自铸造的钱换我们家的野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