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梦游57(1 / 2)

我心里寻思黄连虎要这蛊虫干啥,而且对于这金蚕的实际价值,我也没啥把握,毕竟这是个稀罕玩意儿,就我那点儿见识,也没法跟他做买卖。

黄连虎见我犹豫也不着急,收起玉璧之后,就笑着拍拍我肩膀说:“点样啊细佬,要不你先考虑下,我去同你叔公打个招呼,我哋系老相识喇。”

说完,拎着一箱礼品,就径直去了里屋。一见到我叔公就说:“哎呀孟老,好耐都冇嚟探你喇,近排身体仲好嘛?今次我同你带咗啲手信,陈意斋嘅燕窝糕!系香港好出名噶,得闲你试下。”

叔公笑着回应:“虎子,你可是稀客啊,快坐快坐,我身体还行,没问题的。”

黄连虎笑着坐下,又打开一个随身带来的方形小盒子,巴掌大小有点像首饰盒,放到我叔公面前的桌子上说“我呢度有样嘢,请您同我睇下。”(我这里有个东西,请您给掌掌眼。)

叔公拿起盒子仔细端详,随后皱起眉头说:“虎子,这东西你是从哪里收来的?”

黄连虎得意地说:“前几日我去行鬼市,系一个小摊度发现嘅。我睇呢个盒古色古香,入面嘅印泥都有啲年头嘞,应该系个好嘢,就买咗落嚟。您老同我睇下,系唔系个宝贝?”

叔公拿起盒子仔细端详,随后面色凝重地说:“虎子,这东西可不简单。”

这时,我也刚好来到里屋,凑近了往那盒子里一看,这不也没什么嘛,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印泥么。

叔公看出了我的疑惑,他小心翼翼地放下盒子,盖上里面的印泥,对我们道:“这是龙泉印。这不是普通的印泥,这叫龙泉藕丝印泥!水火不侵,冬不凝固,夏不走油。就这么一小块,少说得四万块,比同等大小的黄金还值钱。”

黄连虎一拍手说“老爷子您好眼力,估唔到您一眼就睇得出。我知道您平时中意写写字,特登去帮您揾嘅。您睇下啱唔啱,啱您就留低。”(您看是否适合,适合您就留着。)

我听的正纳闷儿,就私下里问我叔,这是龙泉藕丝印泥是个什么玩意儿,再好它不也是块印泥么?

我叔跟我解释说“那是以前皇帝的专用印泥,制作工艺和流程极为复杂。就拿抽藕丝这一步来说吧,藕丝也不是普通的藕丝,必须是用每年八月长于深水区的藕梗,这种藕梗抽出来的丝,弹力和韧性都是最好的。但是抽丝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耐心,五千斤梗里只能抽到一两藕丝。一个人不吃不喝干一天,抽出来的丝,甚至都压不上称。需要一个村子的人耗时一周,才能抽足二两丝。抽上来的丝,要进行一年的阴干才能使用。

再有就是印油,用蓖麻油、菜油和茶油调制,虽然都是普通的材料,但调制的方法也很特殊。需要放置在屋顶晾晒至少8年,吸收日月精华,集天地灵气,让印油变得稠厚拉丝之后,再加入珍珠粉、藏红花、麝香、朱砂等几十种名贵材料放在一起,与阴干十二个月的藕丝搅拌在一起,反复捶打,直到所有材料彻底融合成一体,最后静置6个月,这才能制成顶级的龙泉印泥。这种印泥贴在纸上,水泡不烂,火烧都会留下痕迹,历经上千年都不会褪色消失。”

我听了之后一阵唏嘘不已,这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这时我叔公说话了,无功不受禄,黄连虎,你有什么事要求我?

黄连虎笑着说:“您噉讲嘢嘅,我会有咩事求您啊?就系单纯想孝敬您咋嘛。”

叔公说:“你可拉倒吧,你什么心思我还不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有话直说吧,别磨磨唧唧的。”

黄连虎嘿嘿一笑,说:“老爷子,您真系火眼金睛,乜都瞒唔过您。”

叔公沉默了一会儿,说:“有话直说,别绕弯子。”

黄连虎直接说道“我听说您这里有一套伏兵甲马,系唔系啊?我这次来,就是想买下它。”

叔公听了黄连虎的话,皱起了眉头,说道:“伏兵甲马是我们家祖传的宝物,不能随便卖给别人。你要用它做什么?”

黄连虎见叔公有些不愿意,连忙解释道:“系噉样嘅,我最近遇到啲麻烦,想去一个叫冈荣嘅地方,我个女之前去到嗰度失踪咗。我按照地图去过好多次,都揾唔到嗰个地方,几日之前有人讲用需要呢甲马,先至可以入到呢个地方。。”

听他说到这里,我也明白了大概。关于伏兵甲马也有不少传说,当年北宋的戴宗,也就是水浒里那位,用的就是这伏兵甲马,四个甲马绑在腿上,念动神行法咒,就可日行数百里,到达之后,解下甲马和纸钱一起烧掉,这就是甲马神行术。

当然那都是封建迷信了,以前的脚夫送信,古人形容脚力快的一种夸张说法。实际上,一个人的脚力也是由这个人的身体素质决定的。

甲马又叫纸马,古代民间祭祀拜神寿星等用到的物品,唐玄宗以后以纸马祭祀鬼神,在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色彩,谓之甲马,能够通神。

像公孙瑞、樊胜和戴宗,都是用的这个东西,但这是古人对速度的一种幻想。

以前常听电视剧里的古人说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什么的,其实八百里一匹马直到累死也不可能跑那么远的,也不可能一直跑那么快。那都是事先就设好的一个个驿站,不停的换人换马,才会达到八百里加急的效果。像什么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百里,靠人步行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后来又出现了新的说法,说这伏兵甲马能通阴阳,能去到一个普通人看不见,也到不了的地方,可能是指阴间。只是这东西早失传了,没人知道怎么画,也没人见过什么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