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69(1 / 2)

“叔叔,参军的事情怎样了?”

李自成回到落脚处,侄儿李过快步迎上来,为李自成递上水壶。

“拿走,拿走!某不需要。”

李自成不耐烦的挥挥手,自豪道:“叔叔是谁?一出马肯定有收获。

今天参军,军中长官赏识我,封我百户官职,可以统领百人。

侄儿,从今天起,叔叔我就是军官啦!哈哈哈哈!”

“侄儿恭喜叔叔,贺喜叔叔!”

李过也是非常高兴,急忙道:“军中情形怎么样,叔叔给我讲讲,小侄将来也想参军。”

“不成不成!”

李自成又急忙打断李过,道:“早在之前不是说好了吗?叔叔我当兵,你负责在家里耕田。

今天皇上赏赐我良田五亩,并有言在先,你不去耕种,皇上就要收回,真要那样,那不是白白浪费了!?”

“可赏给我家的田,怎么能收回?”

李过不解。

“唉,我也不清楚。听说是皇庄的规矩,我们得田耕种,但是田不属于我们。”

“那样的话,皇上不是随时可以将田收回,我们不还是飘忽无依?怎么安定!?”

“你瞎担心什么?真要分田给你,县里的那些摊派、杂税就又要落到你头上。今皇庄的田属于皇上,哪个县官敢来向皇上征税?

再说了,皇上有命令,皇庄的田只按田亩收税,每年只收五成。如今灾年,更是只收两成。

这样,不是比外面好多了?

现在外面好多人都想将田献给皇庄,都要被皇庄管事们挑三拣四,你平白得了好处还不自知,真是愚蠢!”

“侄儿知错。”

李过急忙给李自成扇风,陪笑道:“侄儿年轻,所以才要叔叔多教教嘛。

那叔叔。”

李过说起一件事:“在皇家当兵这么好的话,那边的联系,我们还理不理!?”

“嗯…”李自成思考片刻,才道:“不要理会。

等我立了战功,升了官,那边的关系反而是拖累,还是不要联系的好。”

“侄儿知道。”

“唉,说句实话,新皇登基,陕地如今虽然是灾年,但到处都有贪官污吏被抓,年景可比以往好多了。

五亩良田,打理起来也不费力。等农闲时候,侄儿你再去外面寻寻工做,积攒些钱财。

等来年灾情过去,叔叔置办点家业,给你说房媳妇,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谢谢叔叔。”

李过其实并不愿娶妻。

……

与此同时,陕地,西安府。

毕自严与都察院御史曹于汴正在闲谈。

“自梁兄,陕北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毕自严自从深入陕地之后,就首先以陕北为主,先是交托钱粮给孙元化前去征兵。

接着又派曹于汴所辖御史们入陕北理事。

目前,陕北其余各县中,都察院御史正配合着毕自严派遣的队伍到处捉人。各地县官、乡绅,只要犯错全部捉拿,并且,毕自严按照朱由检命令,积极任命小吏主事,直招当地读书人入官府任职。

对外,毕自严召开大会招商,在高时明协助下,分卖各地工程,并兴建工厂,积极招工。

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各地商贾涌入陕北,带来各种物资。同时,因为有皇家商行控制物价,陕北虽物价颇高,但人们总还是过得去。

目前,毕自严已经在陕北开设数座工厂,招募工人近五万,使各家百姓安居乐业。

有商贾们运来的许多物资,加上查抄的各县中人家产、钱粮,一场赈灾,赈灾队伍居然越赈越富,目前积攒,陕北一地至少十年无虞。

不得不说形势大好,但毕自严深感耻辱。

只是陕北几十万难民眼巴巴望着,又怎么能丢下不管呢?

况且,目前灾情仍十分严峻,各地仍需协调治理。虽有皇庄大肆购地,积极配合赈灾,鼓励百姓种植番薯,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