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持续改制51(1 / 2)

“李卿,”下午,朱由检领着李标走在国器院中,指着其中一处院落,说道:“可一起前去看看。”

“陛下,此间又作何物?”

李标恭顺问道。

一路走来,见过诸多火器与火炮,这些新东西,给李标的冲击太大,他已经有些懵了。

“钱币!”

朱由检走进样品陈列室,拿起陈列架中间的一枚银币递给李标,道:“李卿可以仔细看看。”

银币制作参考袁大头,朱由检虽不知其具体比例,但却知道它的识别方法,所以银币稍加实验,就很快被实验出来了。

“样式精美。”

李标如同观看宝物一般抚摸着银币,颤颤道:“陛下,此银币如何识别真假?”

历代民间造假都极其厉害,若果钱币不容易识别,那就通行不便,也无大用。

但李标相信朱由检一定有办法。

“很简单,李卿可对准银币轻吹一口气。”

果然,李标见到朱由检对准手中银币吹气。

“呼。”

李标照做,只听银币发出声响,声音清韵柔和。

“若是比例不对,则声音不同。”朱由检解释道:“银币中银少,则音沉。声音高尖则为铁做假币,声音嘶哑则为铜制假币……”

“其他还有重量,花边。”

朱由检细细介绍道:“银币包浆、锈色,均可识别银币真假。”

朱由检暂时没有发行纸币的打算,大明朝廷信誉全无,发行纸币根本不现实。

所以,朱由检准备就以这银币作为大明货币发行。

李标仔细听着,见朱由检说完,急忙问道:“陛下,敢问钱币中各成分比例!?”

“此币各成分比例为银八分九,铜一分,锡一。”

“那岂不是每枚银币朝廷可赚一分一!?”

李标震惊,随即狂喜。

这样算起来,一万两银币即可凭空多出一千一百两,这些可都是朝廷额外收入。

以每年税收四百万两白银来算,即可额外增收白银四十四万两。

发财了!

“也不尽然。”朱由检摇头笑着说道:“此银币还要算上制作、人工、购料消耗等,若是大规模铸币,算起来的话,每枚银币只能赚取不到一分。”

而且这还是以蒸汽机为动力加工才有的利益。

“那也不少了。”

李标喃喃自语。

皇帝不声不响竟作出如此动作!

实在太令人惊喜了。

朱由检放下钱币,领着李标出门,继续参观。

朱由检准备日后废两立元,重新厘定民间钱币比例,套用元角分,发行大明货币。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陛下准备何时发行此钱币?钱币可有名称!?”

路上,李标急不可耐近身问道。

“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还不到时候。”

朱由检摇头回答:“至于名称,朕准备命名为大明银元。”

在彻底掌控北方边镇之前,朱由检都不准备放出银元。

不然只会钱政败坏,多生烦恼。

而且技术真的还不够成熟。

“陛下,敢问制作银币技术何时可称成熟!?”

李标又着急问道。

朱由检不准备作答,只是笑道:“还需些时日。”

两人继续行走,但李标脑中只有大明银元。

“陛下当加大力度,快速研制,争取能早日发行。”

“工部张凤翔也可为陛下尽心。”

……

呵呵。

朱由检心里暗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