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办事49(1 / 2)

“你很不错,非常合朕心意。”

朱由检开门见山道:“如今朝堂各位大员均只知制约朕,却从不曾想自己所虑是否合时宜,与大明是否有利。”

内殿中,只有朱由检、温体仁与王承恩三人。

“朕有意重用与你。”朱由检摇头叹道:“六部拖延改制,私心甚重。可其并无过失,朕也不愿兴大狱来惩罚朝臣。

可朕一人实在分身乏术,故而朕要你为朕寻觅人手。”

朱由检已下定决心,另起炉灶,重新物色人手,替代内阁及六部大臣为自己做事。

反正朝堂内政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于大局毫无作用。

原本自己还想着分出三党,制衡朝堂,增强掌控。可没成想,如今的“阉党”都还没成型,内阁、六部就已经被他人占满,朝堂失衡,只会顶撞自己,办事效率之低下,实在令人咂舌。

“臣谢陛下重任,不知陛下可有心仪之人?”

温体仁一脸正经,微笑着对着朱由检,模样老成持重,令人信服。

“爱卿可有推荐!?”

朱由检反问道。

他现在十分矛盾,既想尽快替换掉中枢大臣,换些能做事的上来,又怕换上来的这些人又跟现在一样,只会遵循古制,老套行事,顶撞加敷衍。

“臣推举申时行之子申用懋、袁可立之徒倪元璐、刘理顺,质公范景文,二周黄道周与刘宗周,这几人均有才能,且忠贞,必能为陛下所用,助陛下成事!”

“嗯。”

关于人才的问题,朱由检曾亲口问过李标,也曾去信问过袁可立与孙承宗,温体仁推荐的几人,与他们推荐之人有所重合。

想来重合之人都可以一用。

而且李标、孙承宗、袁可立三人俱是忠贞之人,且一心为公,如此看来,这温体仁也算忠诚。

“卿可愿替朕寻访贤才?”

朱由检还准备将京中一些大事交给温体仁,但还是要多观察观察,先做些其他事。

“老臣自然愿意。”

温体仁呵呵笑道,心中大喜。

皇帝处境一看便知,其有心变革,却无人可用,自己只需略施手段,便能取得信任,功名利禄也能轻易得手。

“爱卿所荐之人中,倪元璐、刘理顺两人俱在天津任事,卿不必操心,可少些麻烦。”

朱由检提醒道:“其余人,卿需快些时日去请,开春之前卿最好回京,朕有大事要委托于卿。”

“老臣知晓。”

温体仁心中疑惑,嘴上却不停。

等两人又细聊一会,温体仁告退,又有阁臣周延儒求见。

“传!”

难道又是来投诚?

朱由检大喜,果然只要是能掌握实权,就一定会有人前来投靠。

如果不是事态紧急,令自己不得不加快脚步,朝堂之事根本不用这般僵硬,与各位大臣们的关系也不用这样冷淡。

自己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官员,来任人任事。

可惜的是,李标已位至首辅,其人虽清廉不结党,但却要考虑自己身后事,且文官深入骨髓里的压制皇帝、压制武将的心思,他也具有,否则自己一定会让他留任。

现在,在这一届圆满,朝堂稳定之后,朱由检一定会选择换人。

“臣参见陛下!”

周延儒见礼拜道。

“请起。”邀他到一旁的凳子坐下,朱由检问道:“卿有何事?”

“臣特来请问陛下有何事情需臣去办。

陛下,今六部改制,内阁监管六科,六科监管六部,陛下今将看管六科之任交由诸位阁老,臣却未分置任务,不免无所事事,于心难安。

故特来请陛下布置任务,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嗯。

朱由检思忖着,道:“朕的确有不少事宜需要人办,却一直苦于无人可用。”

所谓遍地开花。

自己登基半年,掌控厂卫,朝中大臣也多有拥戴,皇位可以说已稳。

如今再也不需要向登基之初那般小心翼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