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陕地之议(1 / 2)

“陛下,思虑周全,臣不及也。”

毕自严谦虚赞叹道。

“不必称赞。”

朱由检伸手压下毕自严接下来的话,他明白这种话其实都只是说说而已,两人都未必会当真。

“爱卿刚才所说钱粮、工匠之事,朕有一个想法,请爱卿为我参详。”

“陛下请讲。”

朱由检正色道:“自古有灾,朝廷皆由朝廷出钱,以工代赈,却从未考虑民间力量,朕以为此法有谬。

今朝廷工匠不足,就算是一股脑派去陕西,也难成什么大事。

故,朕欲在明岁之时,废除匠籍,提升匠人地位,同时改以工代赈之法,发布责任承包制,以朝廷官员、工匠为监督,将各种工程交由民间操办。”

“陛下此法……”

毕自严闭眼微思,竟然觉得办法不错。

皇帝很有想法啊!

“陛下此法倒是不错,只是具体该如何运行?”

毕自严起身拱手请教。

“嗯,”朱由检十分满意他的态度,有这种态度才能做好事情嘛。

于是他又道:“卿去陕地之后,当纠集陕地乡绅,召开会议,发布工程指令,命各家承包。

今陕地大旱,工价必然低廉,爱卿需酌情考虑工程价格,将工程发卖至个人手中。

只是,在此之前,集会乡绅必须缴纳保证金才能竞争。”

朱由检想了想,接着说道:“此外,爱卿还需设定条例,保障百姓饭食以及居住。

另,人员集结,卫生防疫也不可放松。

……”

朱由检陆陆续续说出二十余条注意事项。

“陛下大才!”

毕自严听完直接拜首。

他此时的心思十分奇怪。

皇帝的办法的确十分不错,非常具有可行性。

商人逐利,只要工程价格合适,则必然会有人承包工程。

此举还可为朝廷省下大批钱财以及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很大程度上杜绝百官上下伸手,确保赈灾银两能顺利落到实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此法几乎等于是另辟蹊径,将许多原本属于朝廷的压力直接转嫁于民间乡绅、商贾。

与开中法类似,但大有不同,且更加具体,也更加可行。

可百官们会答应吗?

毕自严紧了紧怀中的奏折,上面是他写的准备向皇帝提出的关于改善朝廷财政的措施。

他觉得百官们不会答应这种办法。

可如此善政都不能施行,那自己提出这些措施。

“陛下,”毕自严有些羞愧问道:“此法是否与外朝百官商议?”

“嗯,”朱由检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摇摇头,笑道:“先不急,此事朕还没说完。

有关监察一事,卿有什么想法吗?”

“臣以为当以工部为主,户部为辅,派官员监督民间。同时,朝廷当给予乡绅利益,以求协助。”

毕自严缓缓道。

“嗯?”朱由检一愣,道:“卿所言当真?”

“臣…”毕自严犹豫道:“臣有愧!”

他今年五十有八,青年做官,久历地方,自然知道那些地方乡绅是什么货色。

陕地大旱,他们不趁着此时机会敲骨吸髓,兼并土地,就已经算是大大的好人了。而若是有人突发善心,肯施点粥,那就是菩萨一般的人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