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议事(1 / 2)

“臣等恭请圣安!”

魏忠贤退去后,朱由检又下令喊内阁诸臣前来议事。

“诸位师傅请坐。”

乾清宫内,朱由检右手虚抬,同几位阁臣一起坐下。

如今还是天启七年,朱由检刚刚登基,对内阁阁臣还不太熟悉,只知道首辅黄立极、阁臣来道宗等人对自身登基是持支持态度的。

所以虽然黄立极及其他部分人等被世人称作为“阉党”,与自己利益不合,日后早晚要被自己清退。

但只要他们没有太过作恶,身上没有背负太多人命,朱由检是打算让他们善终的。

这样也算是全一段君臣佳话。

当然,他们现在还不能退。

眼下贸然清退朝堂重臣只会引来朝堂动荡,朱由检目前需要平稳的权利交接期,来为自己将来在朝堂安插人手做准备。

故而如今朱由检还需要黄立极等人在朝堂中效命,直到自己找到人来替代他们。

“诸位师傅,今天请大家前来是有事请教。”

朱由检坐在御案后,扫了一眼底下的各位重臣,开启了今天的议题:“朕刚御极不久,与国事还不甚熟悉。

在座的师傅都是朝堂老人,经验丰富,所以朕有些事想请各位师傅聆听,为朕参详一二。

是故,还请诸卿畅所欲言,为朕解心中疑惑。”

“还请陛下明示,臣等若有知必不隐瞒。”

群臣拱手,齐声拜道。

“嗯,”朱由检点点头,道:“朕在潜邸之时曾听闻国朝有‘俞龙戚虎、东李西麻’之称谓,分别指代我朝两位名将:俞大猷、戚继光,及铁岭李家与右卫麻家两家将门世家。

正所谓国难思良将,今社稷动荡,辽地有建奴肆虐、内有白莲教众作乱、西南有土司造反、东南沿海有红夷入侵,国事艰难至此,江山有累卵之危啊。”

朱由检的这番话可真是扎心了。

内阁首辅黄立极急忙站起身,对着朱由检拱手说道:“陛下,我大明富有四海,江山岂止有万里之遥,此等纤芥之疾不足为虑。今陛下只需勤于国事,则必将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当我三岁小孩吗?朱由检瞥了黄立极一眼,但并没有显露表情。

“黄师傅所言虽是,然大明地大物博、领土辽阔,若无忠臣良将鼎力襄助,也难保四境平安。”

朱由检假意赞同,起身踱步走下台阶,边走边道:“而忠臣良将为国出力,有功朕不可不赏。

俞、戚二人乃世之虎将,保家卫国、荡寇有功,故朕欲追封俞大猷为武襄侯、封戚继光为武毅侯,择二人子侄承袭爵位,以示封赏。

右卫麻家乃将门世家,满门忠烈、有守土之功,朕欲封麻贵为忠勇伯,着其子侄袭爵。

铁岭李家,虽李成梁有罪,然其功不可泯,故朕欲选李家子嗣承袭其宁远伯爵位。”

“诸位师傅以为如何?”

朱由检环视四周,见内阁诸位都没有回话,于是接着说道:“忠州秦良玉,以巾帼之躯效命疆场,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

朕欲加封秦良玉为太子少保、封忠贞伯,命其守卫西川,镇压土司,卫国靖边。”

“诸位师傅以为如何?”

朱由检又问道。

“陛下,是否容有司商议后再行封赏之事?”

仍然是黄立极,他同周边阁臣交流后,起身问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