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狡猾的县令(2 / 2)

灵均县衙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布局,正当中是县太爷升堂审案办公的地方,两侧的偏房用来会客以及胥吏整理文书之用。灵均县衙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里面打理得很干净,给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

诸葛枫与盛文成一起将粮食交接给衙门的仓库后,有人将他们请到了县衙内,说是县太爷要见他们。这让诸葛枫有些暗自感叹世事的无常,之前他找县太爷做交易的时候,连面都没有见到,还被打了一顿轰走了,此时县太爷竟然主动要求要见他,当真是世事无常啊!

“见过大人!”

“见过大人!”

在下人的带领下,穿过县衙的大厅,诸葛枫见到了这位县太爷。此人身材肥胖,大腹便便,肥胖的脸上留着一缕山羊胡,绿豆大的眼睛滴溜溜的乱转,仿佛时刻在算计着什么。

这位县太爷名叫骆开,据说是捐来的官员。晋国官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若是想当官,可以通过银钱来购买,就是向朝廷捐赠银两,根据银两捐赠的多寡,来决定职位的好坏。不过最初在踏入官场之时最多只能捐到县令一职,后面若是再想升官,那就得继续花银子孝敬上官喽。

通过捐钱买来的官员自然不会想着为民请命,他们只想着尽快的把自己买官的钱给搂回来,若是有可能的话再买一些更大的官来坐坐,如此一来就可想而知晋国的官场糜烂到了什么程度。

“不必多礼,快坐!”

骆开摆了摆手,对着两人道。

“今天请两位过来是因为现在各地的灾民不断的增加,上面又逼着我筹粮,市面上的粮价与日俱增,府衙的这点银子杯水车薪,唉!看着灾民食不果腹,我心难安!”骆开露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诸葛枫两人对视了一眼,他们有些摸不透这位县太爷想要玩儿什么把戏,根据这位县太爷以往的作风,他可不是那种为民请命的清官啊!

这位县令为了捞钱可谓是花样百出,百姓告状,谁给的钱多谁就能赢了官司,因为没钱被他枉判冤枉的不在少数。“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话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非但如此,这些年不断的利用各种名目搜刮百姓的钱财,比如百姓过桥他要收过桥税、杀猪他要收屠宰税、甚至于百姓去河里打鱼他都要收湖水出租税。如此种种数不胜数,而这种情况并非是灵均县一地如此,据说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甚至还有比这个更过分的。

曾有人诗中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描写,诗中有一句话写道:“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可见百姓之苦。

“大人,不必太过忧心我等必尽力帮助大人,解百姓之厄!”诸葛枫站起来对着骆开道。

虽然摸不清这位县太爷想要玩儿什么把戏,但是场面的话还是要说一下的,毕竟作为生意人,最基本的逢场作戏,诸葛枫还是会一些的。

“好、好、好,诸葛先生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是这样的,县衙又想办法挤出了三千两银子,用来采购粮食,我想要与上次一样的价格再购买三千两银子的粮食,尽可能的解百姓之苦!”骆开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葛枫瞬间便明白了这位县太爷想干什么了,现在外面的粮食价格已经飞涨到了一两银子一石米的地步,而自己卖给县衙的价格是一两银子两石米,如此巨大的差额之下,转手就是一倍的利润,这还不排除如果运输到其他的灾情严重的地方价格可能还要高一些。

明白了骆开的打算,诸葛枫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做买卖谁都想着利润最大化,若不然的话谁愿意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整日奔波啊!

“大人,此事并非是我们不帮忙,这批粮食之所以能够如此便宜的卖给大人,还是因为我在灾情之前屯了一批粮食,这次的交易我已经将所屯之货尽数卖给了县衙,实在是没有存货了。前两天我曾专门联系上家,他们给出的价格比现在的价格要涨了不少,一两银子最多能够买到一石半的粮食,所以即便是想要帮助大人也是爱莫能助啊!”诸葛枫假装苦笑了一声对骆开道。

听到诸葛枫的话骆开虽然有些失望,在心里一阵盘算之后,即便是一两银子能够买到一石半的粮食,也比其他的地方要便宜不少,现在粮食的价格可谓是一日三涨,以诸葛枫开出的价格,再加上自己手中的权力,转手就是惊人的利润。

“这个价格上涨的事情本官也知道,就以一石半的价格去购买,这三千两银子给你需要多长时间能够购到粮食?”骆开沉吟了一下问道。

对于骆开的爽快,有些出乎意料,诸葛枫便明白自己的价钱报的低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妨碍,系统内的粮食并没有涨价,这中间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大概需要十天吧!”诸葛枫沉吟了一下道。

尽管只要有银子诸葛枫立马就能交易,但也不能答应的太过爽快,一旦答应的太过爽快,对方就会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一般,心里不舒服,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商人时常给顾客一种咬牙切齿卖货的感觉,他要给顾客一种心理安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