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清明上河图(2 / 2)

夹一筷子,大豆瓣似的肉咸鲜微辣回甘,完全没有鱼腥味,反倒感觉非常新鲜。

“小二,给我上碗米饭。”张择端道。

再看旁边一碗嫩绿的叶菜熬的汤,只取豌豆叶最嫩的尖和须子,和猪肉丸炖煮多时。叶子有特别的清新味道,肉丸经过浆打,弹性十足,里面还夹着荸荠的小丁,更加香而不腻。

张择端忍不住又吃了半碗米饭,今天有点放纵了,不过这难得一见的美味也值得放纵一次。

再看旁边一个小小的碗,里面盛着白色浓浓的羹汤,上面还用红色的果酱写了一个福字。轻舀一勺,有山药和桂花的味道,甘甜爽口。张择端叹道:“怪不得子瞻对文同说,铜炉烧柏籽,石鼎煮山药。果然好食好药。”

他看了看剩下的半条鱼和半碗菜,尤不舍得弃之,叫小二打包。

掌柜却亲自来了,笑嘻嘻地,一边用木食盒给他把菜肴打包,一边下意地问:“张待诏,不知小可能否照着您这菜做做?”

“你能做出这些菜?”张择端喜。

“虽不能做的如此,毕竟观其色,闻其味,照猫画虎罢了。”掌柜陪笑。

“好啊,我京城看来又填几道名菜了。”张择端知道,这掌柜是大厨出身,原来在王府掌过勺,定然有几分把握。

“那好,也不用打包了,掌柜不嫌弃就尝尝,若能做出七成,我们就有口福了。”

掌柜谢过,拿起一双净筷,夹起一块儿鱼品品,赞曰:“巧夺天工。”又摇摇头,“海鱼能保鲜至此,难得。这里还有本地无有的香料,暂时由茱萸代替吧。”

又尝了豌豆尖汆丸子,叹曰:“猪肉竟无一点腥臊,待我徐徐试之。这叶菜似是豌豆茎,只取嫩叶,没想到豌豆之茎叶也如此美味。”

“山药健脾胃,老少咸宜。平日只是煮食,听说有大家能将其做成甜品,看来这羹汤也好喝。”

掌柜尝毕,深深一揖,“谢张待诏,待小可做成,定请待诏来尝。”又道:“今后待诏来此,一律免单。”

张择端哈哈一笑,回府去了。

李铭喆没仔细看张择端吃菜,只顾趁这时间看真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好想去真的走在里面啊。”他正羡慕,看见有一家茶馆,上面挂着三个长方型灯笼,各有两个字,天之美禄脚店。应该是歇脚的地方,所以叫脚店。

李铭喆截屏,这不就是最古老的广告吗?发给王正言看看。

这时,从饭馆里跑出一个伙计,他穿着店里的围裙,右手拿着筷子,左手拿着两个食盒,行色匆匆,好像急切地寻找着送餐地点。

好吧,这是我们跑腿外卖的祖师爷。

还没看够呢,视频结束,手机又回到基本界面。

李铭喆遗憾的坐起来,搜了搜故宫博物院,最近没有清明上河图展览,又搜了一下小姑娘说的动图,就在王府井,买票,明天去看看。

把视频发给王正言,他连发了数个牛字,忙着做成短视频去了。

李铭喆忽然想起,明天是九月初八,但是重阳节在周一,大家都没时间,所以明天要陪老人爬山,早早洗了睡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