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44(2 / 2)

三人平时吃的菜都是市井小吃,哪里能和樊楼相比,一看过去,真是美食美器,色香味俱全。

菜品都用银盘子盛着,小伙计跑着把他们点的酒倒在银杯中,一边宣传道:“本店这款佳酿是宫内秘方制作,酒色清澈,入口绵软,但是香浓醇厚,后劲十足。”

王正言一听,懂了,接口道:“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伙计哈哈一笑道:“这位客官真是诙谐。小店的酒可没那么贵。”

众人正在说笑中,忽听隔壁有人怒喝:“不知哪个驴子夺我状元!”

然后又听到有人劝慰之声。

众人连同伙计一起吃瓜,静静听了一会儿,伙计小声道:“隔壁是晏殊相公的乘龙快婿,会试第一的杨寘公子。”

原来那杨寘国子监考第一,会试又第一,正是志得意满之时,觉得状元必是自己的。

哪承想刚才丈人家传的信来,自己只是第四名,眼看着到手的大三元飞了,他不由大怒。

何况杨寘才华横溢,又不是绣花枕头,不相信谁能压得过自己去。

和他一起吃酒的朋友也是考生,听见这话赶紧劝他噤声,不要招惹是非。

话说宋仁宗正看着阅卷官们送来的试卷,第一名王安石,字迹清秀端正,逻辑层次分明,论证引经据典,遣词造句文采飞扬。

仁宗皇帝不由点头,拿起朱笔就要点状元。可是,就在动笔之际,仁宗忽然看到一个敏感词:孺子其朋。

这是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时对成王所言,意思是说:“孩子呀孩子,你对大臣们要像朋友一样交往。”

仁宗立时怒了,我已经当了二十年的皇上了,你一个二十一岁后生,高高在上想教训我,降第四名。

后面的王珪和韩绛都是有官人出身,不能点状元。

宋仁宗又拿起第四名杨寘的试卷一看,文采飞扬,行,就是他了。

杨寘不知道自己骂了自己,气的酒也不吃了,会账走人。

几个人趴在围栏上看去,果然是个大帅哥,天井上的歌女也住了口,目送他离开,估计很是失望没有得到一首好词。

李铭喆几人也吃饱了,正待会账,忽然看见一个中年人和刚才的伙计一起走了进来。

他视线一转,看到王正言试探问道:“兄可是说三国演义的王先生吗?”

被大叔叫兄,王正言很是别扭,赶紧站起来说:“这位兄台,叫我王正言就好。”

“在下乃是这樊楼掌柜,不知可否请正言老弟在我酒楼也说三国呢?钱好商量。”掌柜寒暄几句,图穷匕见。

“也说三国不太合适吧。”王正言沉吟,“要不我在您这里说点别的?”

“竟然还有别的书!”掌柜震惊,“也能像三国演义这么精彩吗?”

王正言自信地一笑,“和三国虽题材不同,但也是名著。不知掌柜的听过唐僧西天取经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