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东昌湖畔2145(1 / 2)

在那个年代分数为王?什么是能力?能力就是分数高。我英语考的比你分高就是能力强,这个李易航和我一定八字不合,不然也不可能从入学开始就和我针锋相对,不过我也不怕,只不过好男不和女斗罢了。

下午自习课上班主任李老师来坐镇教室了,不过这次他并没有长篇大论,而是宣读了《中学生守则》,要求同学们听党和政府的话,听学校和老师的话,不造谣,不传谣等等。我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大家也都能听出弦外之音,看出班主任压力很大。看起来傅红雪的事不小。

后来才从我姐姐那里知道,傅红雪差点出生命危险,大出血根本止不住,也幸亏刘芳芳父亲是电厂厂长,有广泛人脉,当天晚上要了救护车送到省城大医院做了清宫手术,才算是捡回来一条性命。不过这件事有关个人隐私,对外的消息都是说傅老师感冒肺炎。

我内心也很内疚,这件事看似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刘芳芳的举动本就是针对我的,只不过撞错了人而已,我这是“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才进高中这么短时间就闯祸,显然不符合我的意愿,因此一段时间都有些压抑,每天晚上按照伦明教的鹰爪功练习,皆以排解心中的郁闷。说来也奇怪,这种简单吊胳膊的功法倒是挺适合我,伦明开始说要半年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就不错了,可我练了不到一个月就慢慢稳定在了二十分钟,自己都觉得胳膊上力道大了起来。

全省英语竞赛时间是十月二十一日,而接下来就是期中考试了,尤其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对于高中整个阶段来说非常之重要,它就是一种定位,决定你在班级乃至年级里的位置,班主任也一再强调,期中考试后要调整教室里的座次,这有点和梁山水泊分天罡和地煞差不多。班里同学都有点准高考的感觉,整个高一教室里蜡烛成了刚需。

只不过对我来说,当务之急的还是英语竞赛,清平一中参赛学生坐学校租用的大巴车去东昌城参赛,本来应该是二十五个人,不够有三名替补自动退出了,说要准备期中考试,,当然也有说是学校老师做了思想工作,白跑一趟东昌城并无意义,因此他们也就放弃了。最后车上只有二十二个人,李易航在其中,我能从她眼睛里看到一种期待,她恨不得我们二十个正选队员中出现有问题的,甚至我觉得她最盼着出事的人是我,她坐在我身后,我不回头都能感受她的眼睛在放射一种诅咒的射线,我都想有骂人的冲动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稍大一点的城市,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有人说东昌城就是大号的清平城,一样有绕城的湖水和鼓楼钟楼等建筑,当然这里的学生也远比县城要强悍一些,上次英语竞赛预选环节,据说东昌三中就出现了满分。

整个地区来参赛的学生一共有二百多人,都被安排在东昌招待所,莅临东昌湖,吃饭住宿都是学校掏钱,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心里想以后要再有类似的考试我还是要积极参加的,至少这顿免费的馍馍就足够我享用了。

不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冷落,开始我并没注意,全体参赛人员,包括两名替补中,好像绝大多数都是县实验初中毕业的学生,我们班五加一里,也只有我是农村初中来的,原来就英语这门课评价,县城和农村差距那么明显啊。看他们同学之间相互开玩笑,我都有点羡慕嫉妒。

招待所房间是三人间,我、苗人凤和四班一个叫常亮的同学住在一起,苗人凤一如既往很沉稳,吃完饭就回房间学习,而常亮则属于那种咋咋呼呼的男生,跑去隔壁宿舍找人打牌了。我有些无所事事,决定到附近转转,也算不虚此行。

出了招待所门就是东昌湖,这座湖原名凤城湖,据说和杭州西湖差不多大小,现在已经进入深秋,湖风习习,带着几分寒意。傍晚的缘故,湖边灯光莹莹,夜幕低垂,大有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的诗情画意。我沿着湖边走了有半个小时,才在一处凉亭中坐下,只是我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身后有人在跟着我,不过回头看看又找不到人,也就有点自嘲胆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