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会仙楼(1 / 2)

元丰四年七月初六午时,开封,会仙楼。

王仲端带着萩雅在大厅找了个不显眼的角落坐下,但这个角落视野很好,能看到进进出出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

他点了一桌子菜,全是会仙楼的招牌。

桌子上有羹有面,有饼有肉,还有大小骨头。

两人吃的正酣。

萩雅还有点姑娘家的样子,遮掩着油腻的小嘴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石肚羹。

而王仲端则是叼着羊肉,一副街溜子的样子四处张望着,全然不顾一滴滴的油从嘴边漏下来滴到桌子上。

没一会,他突然吐掉了嘴里的肉,压低身子凑近萩雅说道:“看看你的八点钟方向。”

“什么?”

萩雅听到了,但等于没听到。

“哦,不是,我是说,你左后方。”王仲端意识到自己用错词了,忙改口道,“那个穿蓝布衫的瘦高个,是不是你说的那个练官人?”

萩雅这会听明白了,捂着大半个脸,假装不经意地回望了一眼。

哎!

还真是他!

萩雅确定地点了点头。

“你怎么如此笃定?”

“不是说了吗,那人面相凶恶,看上去就不是好人。奴家便记得深刻。”

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这长相,尖嘴猴腮的,实在是差自己太远。

王仲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叫练亨甫。之前在漳州,作军事判官,刚刚任满。”

“你昨晚说的对,他就是来京城等候集注的。”

“集注?”萩雅听到这,又不明白了,“什么是集注?”

“嗨,集注嘛,就是任期满了,各地官员回到京城集中,等待吏部统一再安排差遣、注官。所以叫集注。”

“小官人好厉害,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萩雅不明觉厉,眼睛里闪过几分崇拜。

“嗯,这···这个···听爹爹说过。”

王仲端可不敢在萩雅面前说实情。

这些知识,不是王珪跟他说的,王珪在家里一方面劝他当官,一方面又对政事上的事绝口不提。

大宋的官制,他还是袁桦的时候,就研究了。

他觉得,这历朝历代的官制,数大宋最有意思。

一千多年前居然就能折腾出磨磡、集注这种类似于后世的升迁、遴选制度,果然是“文治”巅峰。

还有那套磨死宋史爱好者的职级职务分离官职体系,虽然复杂混乱,但和后世的非领导职务及领导职务又颇多相似,很有借鉴意义。

所以就多了解了些。

“那小官人怎么知道他在这会仙楼呢?还能在人海中一眼认出他呢?”萩雅又发问了,带着小迷妹一般的神情。

“这个嘛,简单。”

王仲端不由自主地卖弄起来:“这会仙楼嘛,正北是尚书省,西北是都进奏院,正是消息灵通之处。”

“东边是教坊和伎馆舍,离无比客店也不远。夜间莺莺燕燕醉生梦死,白日宴请贵客打探消息,这里是最合适的了,简直是仕途玩乐两不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