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空谷足音归何处114(1 / 2)

  丹凤急忙掀开车帘朝着他的背影喊道:"公子,你要去哪里?"

  "去找一个人。"他没有回身,只留下了这句话。

  正午的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云层,淡淡地落在城门上,衬着"庐州"二字,有说不清的绵长悠久。

  街市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欢笑声,叫卖声,不绝于耳。路边的人家不知在办什么喜事,门前劈劈啪啪地放起了炮仗,鲜红的纸屑在风中飞了好远,宛如扑簌簌的花瓣。

  他一步都未停留,在拥挤的人群中朝着渡口跑去。

  这条路漫长而曲折,等他穿过大街小巷,赶到渡口时,渡船已远去。岸边空无一人,只有绿水滔滔,白鸟翩翩。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踏莎行》

  (第四卷完)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丹凤、重明、应龙等人的名字,取自于《山海经》,丹凤与重明皆为神鸟,应龙为有翅膀的巨龙。嗯嗯,我给起的名字,也就是小唐给起的名字,~\(≧▽≦)/~啦啦啦

  【第五卷鹧鸪天】

  五三、白水青山生晚寒

  淝河东逝,穿城而过。沿着这古河顺流而下,远离了喧嚣,唯有水声凉如碎玉,木桨拨过,便荡起一圈圈一阵阵的涟漪。

  船行至岸,便是巢县,到了渡口,船上的人们纷纷下船,多数都是往城里赶去。岳如筝与人群背道而行,沿着古河道朝东南方慢慢走着,冬日午后的时光原本应是闲散恬淡,但因早先下过的那一场雨,那一丝丝寒冷之意钻进肌肤,让本就有伤在身的岳如筝很是乏力。

  伴着那缓缓流淌的河水,她独自前行,出城之后,河流两侧更是幽静冷清。凭着过往的记忆,她一直沿河往南,走向淝水的尽头。

  黄昏时分,薄暮冥冥,河流至此,汇入了巢湖。远处一片白茫茫,水意氤氲,连天衰草与灰蓝苍穹相映,勾勒出那片湖泊的轮廓。岳如筝站在岸边,眼前是朦朦胧胧的寒气,如云似烟,慢慢浮满了水面。

  就如同往日那些迷蒙的记忆。幼年时流浪到此,赤着双足,踩在湿滑的湖边,只为了能捡到一条死在水面上的小鱼……

  天色渐晚,又累又困的她,实在支撑不住,背着孤芳剑便坐在了浩渺的湖边。手腕处的伤处还会偶尔渗出血滴,已经快要一天,却未能止住。

  芦苇在寒风中起伏不已,岳如筝伏在双膝上,很想将自己蜷缩起来,才能抵御住外界的侵袭。

  不知是何缘故,尽管天气寒冷,她却渐渐地意识模糊,脑海中光怪陆离,好似陷入了噩梦中,却又挣脱不得。她在这难言的恐慌之中想要醒来,但全身无力,只稍稍睁了睁眼。影影绰绰之间,依稀望见水波远处,青山之畔,有人朝这里走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