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开演(1 / 2)

职工礼堂的舞台上挂着醒目的横幅:子弟学校文艺汇报演出暨中原制药集团青少年歌舞大赛预赛。

观众席座无虚席,最前排是校领导和几个干部,往后是每个班级的学生按年级顺序落座,再后面就是职工。

成年人大都是来看个热闹,或是自己家孩子有节目的,专程来捧个场,演得好就自豪一番。当然也不乏单身的慕名来看年轻老师的,总之对节目本身的关注并不多。

这很合理,毕竟子弟学校的文娱水平在那摆着,人们并不期望有什么惊喜。若是职工汇演那才有看头,毕竟是千人大厂,总是有个别高手的,比如张副总工的二胡、片剂车间吴主任的笛子都是专业水准,其他擅长歌舞的也不在少数。

张副总工名叫张海峰,今天也被校方邀请来撑场面,当然他本人也是音乐爱好者,除了二胡还喜好歌曲创作。没错,就是创作。这些年他写了很多面向儿童的歌曲,质量谈不上多高,但也朗朗上口,好多都纳入学校的音乐课教学,比如节目单里那首《小宝宝不理发,头发长成三寸八》的儿歌,就是他的作品。

任擎文也拿到了节目单,张莉竟然被排在了第二个上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排位,甚至有点糟糕,在公众的认知里,压轴戏在后面,而前面的一般水平都有限。

“张莉已经去后台化妆了,我已经叮嘱她,别做那种腮红浓眉的状。还有6个负责搞气氛的也都撒出去了,李猴带着的。”王凯旋跑过来在任擎文耳边悄悄汇报。

“还剩下多少人?等会能唱上去吗?”任擎文没想到这个礼堂会如此高大开阔,很担心这几个人合唱的效果。

“算上咱俩,一共17个。”

“嘿!!!”任擎文大喝一声,试了试音,居然还有回声效果,“嗯,还行。”

第一个节目是经典的晚会开场——集体舞蹈,一群低年级的孩子喜气洋洋地来个开场舞,然后主持人才出场,一通装傻充愣式的对白,引出第二个节目:“……诶,接下来这个节目啊,就叫星期天,请欣赏歌曲《星期天》,演唱者初三一班张莉”。

尤彩铃向张莉点头示意,钢琴伴奏响起。张莉声音很稳,丝毫没有怯场。前面几句主歌的旋律并不优秀,甚至有点乏味,但是张莉凭着硬实力还是引来了掌声,当然这掌声里面有善意的鼓励,也有来自本班同学的带动。

到第一遍的副歌部分的时候,气氛终于起来了。张莉头戴蝴蝶结,身着领结衬衣和百褶裙,搭配白袜和黑皮鞋,这种前所未闻的活力少女形象逐渐引爆全场。

尤其她的表情和动作十分新颖:站姿甩手扮可爱,嘟嘴卖萌扭裙子。这个时代的人们看到的更多是站桩挥手式抒情唱法,或者是港台那种深情激昂的情爱风,对这样清新独特的舞台表演完全没有抵抗力,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继而震撼。

此时观众席里三个醒目的应援牌也随着节奏挥舞起来,上面分别写着:“张莉你最棒!”“张莉第一!”“最爱张莉!”一时间,初二一班的观众席拉风炫酷,场面更是锦上添花。

唱到第二遍的时候,几个职工起身凑到前面的过道,继而更多人站起来伸长脖子往前靠。在全场瞩目之下,张莉唱了“星期天”三个字之后就把话筒怼向台下,台下的一群学生齐声唱了下一句,几个搞气氛的同学也开始跟着又唱又摇的,继而更多的人跟着一起哼唱,整个礼堂沸腾了。

演唱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有不少人喊着“再来一遍!”一直到张莉谢幕退场,仍有几个意犹未尽的在那喊好,还有很多人在打听这是什么歌,哪里可以买到磁带。

开场的节目质量就如此之高,令所有人始料未及。人们觉得学校这次真是花心思了,于是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节目。然而,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连几个节目下来都毫无看点,不少人开始喊倒彩,甚至有人在呼喊“换张莉!”

平心而论,任擎文认为其它节目其实还行,质量算是中上,但是有张莉珠玉在前,观众的口味水准已经拔高,这些中规中矩的歌舞已经索然乏味了。

这时,一个女生凑到任擎文眼前,指着王凯旋手里的应援牌说:“王胖子说那是你的,我用一下啊,董楠叫我来的。”

任擎文有点懵,打量着这个女汉子一样的女生,片刻后才明白,这是那位副厂长的千金的跟班,被派来要应援牌的。只是这态度实在蛮横,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已经写了字,给你也用不了。”

“我自有办法,你就说给不给吧。”女汉子不耐烦了。

任擎文摇头,从没见过这么伸手求人的,甚至连个“借”字都不说。他想起了喻丽华,喻大小姐的身份只怕比副厂长千金要高出好几倍,但是人家的任性里带着通情达理,眼前这个小跟班俨然一个狐假虎威的狗腿子。

看到任擎文不肯,女汉子气急骂道:“任擎文你真不要脸!”

“男人婆你怎么骂人呢!”张莉一直忍着,没想到这女汉子竟得寸进尺,登时起身吼了一句。

任擎文安抚张莉坐下,也不生气,只是一脸无辜地问她:“我哪里不要脸了?”

“你口口声声说喜欢董楠,现在找你借这么点东西都不给,真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女汉子说完气鼓鼓地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