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姐(1 / 2)

这时空跟前世还是有差别的,很多制度称谓以及人名、地名不尽相同。由于担心说错这些,任擎文一直沉默寡言的。这也不是刻意控制自己,而是前世在社会里的经历造就的,或者说成毒打更合适。在人前一般都是木讷老实的样子,只有在确认周全时他才会痛快地释放一下,与同事开开玩笑,互相嘲讽一下,亦或自吹自擂一番。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少年心性的大男孩,有些社会阅历,但不多。

从宏观上看,这时空并未偏离原本的轨道太远,诸多事件仍是遵循原本的时间线。但这对任擎文用处有限,他终究是这时代的陌生人。对于九十年代的风土人情,他并不熟悉,只是刷视频时偶尔会附带着回望缅怀一下那段岁月。因此,最近要做的就是多了解这时空,至于大的志向目标,暂时是没有的。

“穿越之我要当厂长么?”这又不是小说,任擎文自认没有那种雄才大略。大清早,他躺在床上如此打量着,直到被秦文娟的喊声打断。

“吃饭啦!儿子。”

任擎文是个酷爱睡懒觉的人,但这几天一睡醒就被秦文娟拉起来吃早饭,就连上厕所时间稍微久了点,都要被不断催促,实在不懂这个女人在搞什么。

早饭后在院子里踱步消食。这院子有些脏乱,几盆花已经枯萎或者长歪,墙角堆叠着各种杂物,野草也冒出来很多。秦文娟这个懒女人。亦或者,是工作忙的缘故吧。总之,该修整一下了,有个小院却不好好利用,实在可惜。

“这里可以种点辣椒,那边需要搭个凉棚,此处应有一把摇椅,闲时泡一壶芬芳的清茶,这生活,啧,那真是……”,想到这里不自觉哼起了苏州侯调,“丝纶阁下静文章,钟鼓楼中刻漏长,嗯哼……”

“呦!唱上啦!看来恢复的不错,没事啦?”突然一个男声打断他的吟唱。

循声望去,发现跟自己打招呼是西邻院子里的一个青年男子,目测不到三十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白衬蓝裤配皮鞋,整个人很精神,就是发际线堪忧。

“嗯,没事了。你是编程序的?”任擎文从他的语气里感到了一股熟稔,猜测关系应该不错,于是忍不住调侃一句。当然,他也知道这时候电脑没普及,程序员在当下属于稀有物种。

“嗯,大学时学过编程课,后来就没再碰过。你还记得我的专业?”

竟然这么巧,任擎文略微得意:“嗯,你怎么还不去上班?”

“赶一篇稿子,厂长要的,办公楼那边人多事杂,影响思路。”

“噢,那不打扰了……那个,报纸能借我看看吗?”任擎文指着男子身边的一沓报纸,眼巴巴地说。新闻是了解这个时空的最好途径,但任家都不是文化人,没人往家拿报纸。

“哦?”听他要读报,这男人明显很惊讶,“呵呵,拿去看吧。”

两人分坐各家的院子里,一个写,一个读。任擎文一张张翻看过去,偶尔若有所思着皱眉,或是恍然大悟地哦一声,更多是全神贯注地默读。期间也会抬头看一眼这男人,似乎想问询什么,发现他还在埋头苦写,也就不做打扰,接着往下读。

如此过了半晌,任擎文也渐渐回忆起,这个男人叫陈青云。印象里他经常开自己的玩笑,逗弄自己。不过为人还算不错,虽然职位不低,但待人热情随和,身上没有那种官僚气息。

“为什么想起来读报了?”陈青云伸伸懒腰,看向这边。

“没什么……哦,还你报纸。”

“没事,你接着看。就要中考了,是要了解些时政。”

“谢谢领导。”

“叫我陈哥。”陈青云微笑道。

“哦,陈哥……对了陈哥,我想问问现在考大学容易吗?或者说我这样的考上的机率有多大?”任擎文忽然想起这时代的升学率好像很低,如果真如此的话,自己这二本末流的水平,怕是连大专都没戏。

“75个人里能考走10个左右吧,包括大专。”

“好少。机会成本太高了,还是算了吧。”任擎文眉头紧皱,很快又舒展开来,低头接着看新闻,时不时喃喃自语几句,“咦?浦东新区成立了,呵呵,浦东就是上海……亚运会下半年举行……下个月要世界杯了啊……也门合并?原来还有个北也门……海湾要打起来了……”

陈青云看他这样子着实古怪,这孩子往日嘴里念叨的都是动画片、港台明星这些,对枯燥的时政新闻从无兴趣。不仅如此,他贪玩是出了名的,一学期下来课本都是崭新的,成绩自然也一塌糊涂,还经常惹出麻烦来,好在他的堂姐也在学校上班,多少还能替他摆平一二。为此,秦文娟曾多次请陈青云出面教育他,讲讲读书的道理,希望陈青云这个高材生能起到榜样的作用,然而毫无效果。久而久之,任家人也就听之任之了,反正作为工厂子弟将来总能上个班的。

“我说的是正常学生,你这样的话,一千个也未必能考上一个。”陈青云如同往常一样开起玩笑,或者说是嘲讽。

“陈哥,好好的怎么还骂人呢。”任擎文仍是埋头于报纸,把眼前的新闻读完,才继续淡淡说道:“我再不堪,也不会一上午都写不出一篇作文。”

“呵!还学会反驳了。不好意思,我已经写好了。这样吧任擎文,你帮我整理誊写一下,正好学习一下文笔,再不济也能练练字,回头我告诉你妈妈,她肯定高兴得夸你。”

“谢谢,不需要。”任擎文又想继续看报,转念一想又说:“算了,看在这些报纸的份上,就帮你抄一下。”说完他翻过栅栏来到陈青云家这边。

“修改符号看得懂吧?”

“闭嘴。我是有条件的,你得给我弄份地图回来。”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这个平原省的地理位置。

五六分钟后,任擎文放下了笔:“陈哥,你这文章写得确实流畅工整、文采斐然,但是有点言之无物了,满篇都是‘奋斗、理想’这些空词,没有一点干货。我写了三条要领附在后面,你可以参考一下。”

“呵!我看看……别说啊,你这字写的还真有进步……”

这时屋里响起一阵砸门声,任擎文赶忙往回走:“陈哥,大致意思就是这三条,文字上你自己精炼一下。”

陈青云站在原地,嘴里念叨着“三个使命……三个使命”,仿佛要咀嚼出其中的深意。那三条写的是:要以发展科技生产力为使命,要以为人民百姓谋福利为使命,要以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为使命。

……

来人是堂姐任晓雨,大伯家的独女,今年二十五岁,在子弟学校教四年级自然课。

“大姐!你来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