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南面来的消息150(2 / 2)

袁隗却没有笑。

陛下有此一问,就说明已经怀疑到他的头上了。

世家集团已经被打破了,以袁家马首是瞻的时代结束了。

袁隗热情地接待了荀彧,尽管两人的职位相差极大,但袁隗还是摆下酒宴招待荀彧,姿态放得很低。

“这是哪里话,我们皆是为陛下尽忠,何况为了江山稳固,天下世家理应相互扶持。”袁隗接过圣旨看了看,果然是督运粮草的,但字迹笔体与之前给他的那份又不一样,便道,“这是陛下亲笔所写吗?”

“我等皆不是军职,军情细节不便相问,既然陛下有此安排,定会考虑周全的。”袁隗十分淡定地把圣旨又塞回袖筒中,道,“老夫劝诸君也不要打听,免得坏了陛下的大计。”

“这需要什么良策?”荀彧诧异地道,“只要忠于朝廷忠于陛下,世家就安然无恙,甚至在新政之下更进一步,发扬光大,非要说有什么良策的话,忠诚就是最好的良策,伯父以为呢?”

刘明将其扶起来,道:“奉孝终于来了,朕虚位以待久矣。”

以袁家这么大的势力,而且是有野心的势力,在重要之地会布有眼线,襄阳也不例外。只是有些眼线受限于自身的身份,不能那么快地得到准确消息。

袁隗一听觉得荀彧所言句句在理,放下心来,一边劝酒,一边看似无意地说道:“听闻陛下在荆州屠灭了桓家和蔡家,不知其他世家可有反弹?”

世家把控经济的局面,已经可以通过新税制和兴商令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

袁隗将圣旨又交还给荀彧,道:“陛下此次南征,没有带大司宗的官员,也没有带宫中宦官,不知道是谁在帮助陛下拟旨?”

“然后呢?陛下怎么说?”袁隗急切地问道,他的呼吸也有点粗重了。

“陛下在斩杀孙坚之前,曾经问过孙坚与公路造反,其中有没有叔父的谋划。”袁基喘着粗气回答道。

他是见过刘明拟旨的,有时候是自己亲自写,有时候让他人代笔,比如这道督运粮草的旨意便是由荀彧亲自拟写的。

“灭掉一切为非作歹之人。”刘明露出坚毅的神色,道,“不管是谁,胆敢造反作乱,不服朝廷管教,对朕不忠者,统统剪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当务之急是袁家,这也是朕秘密回京的主要目的。”

何况现在袁家做贼心虚呢。

“此事刘备、冯芳可知晓?”王允问道。

“其实我们能不能活下去,或者活得好不好,全看袁家是不是能高抬贵手了。”杨彪笑着打破沉默,道,“清查田亩、人口,乃至推行新税制,这些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世家,而这些职权全在袁家手里,我们还指望着袁家赏口饭吃呢。哈哈哈哈……”

袁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即便陛下真的有圣旨调袁绍进京,但是袁隗把他们召集起来感叹世家没有活路,是什么意思?

陛下领兵在外,袁家兵马控制京城,然后再拉拢世家……

袁隗原本想要把这些世家拉拢到自己这一边,但是经过试探发现可能性不大,反倒是有可能走露风声,只得警告他们各安其位,也就是保持中立,不要瞎折腾。

袁隗沉吟了一会儿道:“现在荆州的朝廷兵马在做什么?”

往往要比事实发生晚上几日。

“谢陛下厚爱,之前是草民不识抬举了。”郭嘉说道,“不知陛下如今有何谋划?”

“然后呢?陛下有没有再说什么?”袁隗问道。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请陛下解惑。”郭嘉露出疑惑之色。

袁家现在身份还极其特殊,袁术在外谋反,如果袁绍再兵马控制京城,那么……这个可想象的空间就大了。

“贤侄言之有理。”袁隗不动声色地说道,“老夫今日就派人去筹措粮草,助陛下平定叛乱,希望早日能有个稳定的局面,也能让咱们世家安安稳稳发展。只是如今天下战乱四起,京中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供应了,不过肯定是优先供应陛下这边,稍等几天定会筹措齐全。”

郭嘉沉吟一下说道:“世家越座越大,即便现在消灭掉那些心怀不轨的世家,但是总会有新的世家不甘心于自己的势力受限,世家越大,野心越大,恶性循环,最终害的还是江山社稷,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

“伯父太高看晚辈了,晚辈只是一个管粮草和工匠的将作掾,如何能接触到如此机密之事?”荀彧不知道袁隗为何会打听这些事。

这事怎么越想越觉得里边有问题呢?

能代表世家在朝中登上高位的,都是人精,众人面面相觑,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疑惑。

就在袁隗一边大张旗鼓地筹备粮草,一边等待袁绍那里消息的时候,当天下午,袁基匆匆赶了过来,神色甚是惊慌,道:“叔父,南面的最新消息,恐对袁家不利。”

他自然不知道袁隗心中的疑惑。

“陛下倒是没有再纠缠这件事,而是直接把孙坚杀了。”袁基道,“显然陛下存了疑心,我等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快,免得走漏风声。”

“如此有劳伯父了。”荀彧道。

黄承彦和荀彧闻言也看了过来。

这三人都是名震一方的智者,而且自恃甚高,他们倒是要看看陛下会采取什么有效措施破局。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