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许禇战孙策143(2 / 2)

哪知不提醒还好,一提醒孙策更急眼了,“休要长他人锐气,灭自家威风,今日孩儿定要会一会那许禇!父亲,你倒是说句话啊!”

孙坚叹了口气道:“那就许你出城迎战许禇,不过你要应为父两个条件,否则决不放你出城!”

“请父亲吩咐便是。”孙策喜上眉梢说道。

“一,败了就赶紧回城,胜也不要追赶!”孙坚伸出一个手指说道,紧接着又伸出一根手指,道,“二,绝不能去闯敌人那奇怪的阵法。”

以孙策的年轻气盛,他是理解不了孙坚为何如此谨慎的,因而毫不在意地说道:“孩儿照办就是。”

“好,你点五百士卒出城去战许禇。”孙坚吩咐道。

“主公,如今敌强我弱,还是坚守为上,不宜出城去战。”朱治一看孙策真要出城去战官兵,急忙劝谏道。

孙坚摆了摆手,道:“无妨,让伯符砺练砺练也是好的。”

他十分喜爱孙策这个儿子,做事果断,酷爱武艺,如果自己真的大业有成,孙策就是他的接班人。

因而他也有意让孙策出城锻炼一下。

“就让叔父给你压阵吧。”旁边的孙静说道。

孙静是孙坚的弟弟,孙策的叔父。

孙策大喜,下城点齐人马,杀出城外。

许禇叫阵,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虽然他极想与武艺高强者打斗,但是今天他的任务就是以叫阵拖延敌军,为后方运送攻城武器争取时间。

孙坚已被他们吓得逃回襄阳城,许禇觉得自己就是在城前做做样子,然后等攻城器械运到后,再行强攻。

没想到士卒们正在叫骂中,突然襄阳城门大开,从里边杀出一彪人马,人数不多,只有五百人左右,而最让他意外的是,冲在最前面的那员小将竟然像个孩子一般。

年岁不大,唇红齿白,胯下枣红马,手中霸王枪,倒也有几分英雄气概。

但是,许禇自然不会将这个小娃娃放在眼里。

孙策提枪拍马来到许禇对面,大声道:“嘿!你这夯货,在这里叫唤什么?若是不想活了,就自己把脑袋割下来,免得本少将军动手。”

许禇一听哈哈大笑,“谁家的娃娃,好大的口气,襄阳城中没有男人了吗,怎么让你一个娃出战?孙坚为何不敢出城来战?难道是他自己去势不想当男人了吗?哈哈哈哈……”

“大胆狂徒,休要侮辱家父,看枪!”孙策怒喝一声,提枪就向许禇刺去。

许禇自然不会把一个小娃娃放在眼里,随意抬刀向外一磕。

却发现那条枪十分灵动,根本没有被他一刀磕开,反而贴着刀杆反向他劈来!

许禇立刻便知道,这是个高手!

惊讶于孙策如此年轻,就能有这么好的枪法,但也就是惊讶了那么一刹那。

瞬间便收起轻视之心,舞动大刀来孙策。

孙策见一击不中,便再次抢攻。

两人很快战在一处,竟然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城上城下的人全都看呆了。

就连孙坚都没想到自己儿子的武艺会如此高强,脸上露出喜悦之色,大声道:“擂鼓助威!”

城头上十几面大鼓同时敲响,隆隆作响。

刚才还告诫孙策不要轻举妄动的程普,此刻甩开膀子亲自在城头上为孙策擂鼓助威。

高顺一看荆州兵马士气正旺,便轻轻挥了挥令旗,道:“擂鼓!”

顿时,官军带来的战鼓也自响了起来。

一时间,襄阳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鼓声震天,轰隆隆的响声连汉水对面的樊城都听到了。

刘明在城头上举起望远镜往襄阳方向看了看,可惜距离太远,而自己设计制造的这款望远镜也属于粗糙版本,因而看不清具体作战的细节。

“不如就着鼓声,微臣陪陛下手谈一局如何?”黄琬笑道。

所谓手谈,就下围棋的一种优雅说法。

黄琬文人出身,因而在此情此景之下,难免喜欢搞一些附庸风雅之事。

可是他却不知道,刘明根本不是什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艺术大师,就这四艺而言,他还真就比不上已经死去的汉灵帝。

“大战就在眼前,朕哪还有心情手谈。”刘明却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准,样样外行,便直接推托道。

他可不想让黄琬看出自己不懂这些文艺活动,要知道之前灵帝却是深愔此道,都快玩出花儿来了。

如果自己不知深浅,冒然对弈,虽然不至于立刻让人猜到自己是假皇帝,至少会让人起疑。

“倒不如爱卿给朕讲讲兵法吧。”刘明说道。

“陛下指挥兵马数万,从黄河之北,转战到汉水之畔,屡战屡胜,威震海内,微臣如何敢给陛下讲兵法?”黄琬急忙诚慌诚恐地说道。

“无妨!相互交流嘛。”刘明说着进入城楼之内。

二人就在窗边,看着城下滔滔汉水,听着远处隆隆鼓声,品着香气袅袅的香茶,黄琬开始讲解他对于兵法的见解。

而在襄阳城下,许禇与孙策已经大战一百回合。

许禇正值壮年,越战越勇,气力也大,而且战斗经验丰富,屡经磨砺,而孙策,虽然枪法精纯,但毕竟年少,还没有到达一位武者的高峰,因而慢慢落入了下风。

但是少年自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想的是自己在父亲面前夸下了海口,决不能就此灰溜溜的败回城去,于是拼死咬牙苦撑。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