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杜氏很上道,高顺过汉水142(2 / 2)

孙坚注意力的重点依然是樊城,并在樊城对岸也布置了重兵防守,以防官军渡过襄水。可是刘明选择了从上游绕道。

张允慌忙作着布置,但是已经晚了,而且他们人数太少了,这次官军动用了一万步卒,六百多个大筏,黑压压一片,向着对岸扑来。

稀疏而零乱的箭矢从岸上射下来,多数都落在水中,少部分射到筏子上的也大多被前排的盾牌挡下,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

隔几个筏子上就有一面大鼓,十几面大鼓同时擂响,鼓声隆隆,传出数里之外,也振奋了官军士气,大家一起呐喊划船,别看只是临时扎起来的筏子,此刻却快如飞舟,迅猛朝着南岸冲去。

轰隆!轰隆!轰隆……

一条条大筏冒着箭雨冲上沙滩,寇封借着惯性向前跳下,将刀往空中一举,大声吼道:“冲啊!”然后一刀劈开一支流矢,上步挥刀向一名荆州兵砍去。

“冲啊!”官军纷纷呐喊着跳下大筏,冲向张允的队伍。

“完了!”张允的脑袋嗡地一声,身子不由得晃了晃,他也是略知些兵事的,知道此地失守带来的后果。

“挡住!一定要挡住!”张允一边大喊,一边向后跑去,“刀盾兵、长枪兵上前,一定要阻住官军进攻,本将军继续调兵过来!挡住啊!”

张允跳上一匹战马,使劲抽打马臀,没命地向远处逃去。

他不敢再回襄阳了,以孙坚如今喜怒无常的脾气,知道官军是从这里渡河,恐怕得把他活刮了,只得落荒而逃。

本来南岸这边防守就有些仓促,现在主将又临阵脱逃,剩下的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于是纷纷扔掉兵器四散奔逃,也有的就地跪下求降的。

高顺杀散荆州守军,立刻守住滩头阵地,接应后续人马过河。

等这一万人全部过河之后,大筏又顺流而下往樊城水域去了。

高顺带着周仓、裴元绍、寇封等将率兵杀向襄阳。

……

孙坚准备在襄阳与朝廷兵马决一死战,其实更多的是想依托襄阳城的坚固来死守,然后侍机反击,毕竟汉水会影响官军的补给以及南北联络。

这里是他的主场,如果水军能够及时赶到,然后再防着点官军的骑兵从后面包抄,就地形上而言对孙坚还是有利的。

他正准备出去巡城,就有张允派来的斥候急匆匆跑进来,大声喊道:“将军不好了,官军从四冢强渡襄水,张允抵敌不住,还请将军救援!”

“从四冢抢渡?”孙坚以及堂中众人全都大吃一惊,同时他们瞬间也明白了,今晨樊城下的那些消失的筏子在什么地方了。

“官军有多少人?”孙坚急切地问道。

“这个没来得及数,反正对岸黑压压全是人,肯定是上万了。”斥候犹豫一下说道。他走得太急,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细节。

“那有多少船?”桓阶问道。

“一条船也没有,全是临时扎的筏子。”斥候继续道,“至于有多少,小的走得着急也没来得及数,反正一眼看过去,筏子能铺满半个襄水的水面。”

“黄盖、王威、张虎随本将军去截击官军!”孙坚咬切齿道,“朱治、程普、桓阶守襄阳。”

“得令!”众人纷纷领令,下去准备去了。

整个襄阳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每个人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

街道上,一队队士卒快速通行,老百姓们藏在家里,不敢出门。胆大的也只敢掀开些许门缝,颤抖着向外窥视。

已经几百年的安宁,让很多人觉得可能战争永远也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了,但是自从黄巾之乱后,战争就一拨接一拨,百姓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如今,战争再次降临这座古老的城池。

咣当!咣当!

一座座居民的门户被踢开,不断有如狼似虎的士卒闯入其中,抓走一个个青壮。

既然短期内没有兵源,那就强抓壮丁。

襄阳城中,未战先乱,哭喊声此起彼伏。

不一会儿,襄阳大门打开,孙坚率领四千人马快速冲出城门,沿着襄水向着西北方向急行军而去,准备前往四冢会合张允抵抗官军渡河。

很快就看到了襄水对岸的樊城,相应的,襄水这边也有驻军,监视和防御对面。

“停停停!”孙坚把古锭刀一摆喊道。

众军士急忙停下。

孙坚愣愣地望着河对岸,只见无数大筏顺流而下,正迅速向樊城处的水域聚集,而樊城之下,此刻也排着不知道多少兵马,显然是也在等着渡河。

孙坚心里咯噔一下,“来不及往四冢防守了,樊城这边也要抢渡了。”

这时上游慌慌张张纵马跑来一人,正是刚刚晋升为斥候都伯的周善。

“将军不好了,张允不战而逃,官军已经从四冢渡河,向这边杀来!”周善大声喊道。

孙坚向远处看去,只见上游处尘头大起,沿着襄水而来,显然是有一支大军在沿岸急行军,这必然就是从四冢抢渡过来的官军。

孙坚又看了看对岸正在上船的官军,一咬牙大声道:“放弃此处防守,全部回转襄阳驻守!”

说罢令旗一摆,大军朝着襄阳方向原路返回。

在兵员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城固守或许还有一战之力,若弃城野战,那才是弱智之举。

原本守在这里的将士们一看,既然已经有了军令,那还等什么?营中的辎重、粮草全都不要了,一窝蜂一般跟在孙坚身后向着襄阳逃去。

……

樊城之上,刘明举着望远镜,观察襄水对面的情势,不由得笑了。

只见孙坚率兵,匆匆而来,发愣了片刻以后又匆匆而退,向着襄阳的方向逃去。

“嘿嘿,有时候你寄予厚望的良方,往往就是致你于死地的毒药。”刘明笑道,“困守襄阳是朕最愿意看到的。”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