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黄忠震惊败退118(2 / 2)

其实刘明已经将这个鸳鸯阵改变了许多,如果严格按照戚继光的阵形兵器来搭配,前面应该是一个长牌手和一个藤牌手,但是刘明一下子哪有那么多齐整的装备,只能用两名刀盾手代替。主要负责防御和近战。

第二层原本是两名狼筅手,不仅仅是竹竿,而且上面还有铁制的尖锐,可以直接攻敌,但现在条件也无法打制,只能用保留枝桠的竹竿代替,他们的主要作用不是杀敌,而是干扰。好在尧山之上并不缺竹子。

第三层、第四层共四名长枪手,这是主要的杀敌力量,这个与原阵型相比没啥变化。

第五层本来是镗钯手担任警戒支援,防止敌人从侧翼冲杀近身破坏鸳鸯阵,刘明也只能用钢叉来代替了。

而最后面的一名士卒,原本是火铳手,但是在东汉末年很明显无法安排,刘明只好变化为标枪手和弓弩手。

为了提高杀伤力,刘明打算让阵中的每名士卒都身背几根标枪,提高远程打击能力。

刘明讲解完之后,众人面面相觑,显然这个大杂烩是否能真正提高步卒的战力,众人心里还是没底。

高顺皱了皱眉头,道:“晚饭过后,末将先拿陈留来的乡勇试练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如果确实能够大幅提高步卒战力,明日就可在各营推广实施。”

“就依爱卿之言。”刘明说道,他相信以高顺的统兵眼力,只要一试,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发现其不俗之处。

宴席之间,君臣尽欢,荀爽犹豫一下道:“老朽年迈,但也斗胆想为陛下尽忠,只是不知有无尺寸之地给老朽机会……”

刘明大喜,老荀爽已经认可了自己,准备替自己卖命了,只是他这命也太短了,不行,此战之后得想办法找到华佗,帮荀爽续续命。

刘明想了想道:“荀爱卿久在颖川隐居,最熟悉的就是豫州之情,现在黄爱卿迁为大司马丞,豫州无人主政,朕想让荀爱卿担任豫州牧,不知爱卿是否愿意。”

对于这种思想有些顽固、名望还不小的老者,得表现得客客气气,才能将他的毛撸顺了。

荀爽名满天下,让他做一州之牧,谁也不会不服气。

荀爽与荀彧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喜,没想到初次出山,一下子就被封为主政一州的封疆大吏,这是对荀家的无上恩宠啊。

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谢陛下隆恩!”荀爽当即跪倒在地叩首谢恩。

其实刘明之所以让荀爽当豫州牧,不仅仅是看中他的名望和能力,他还另有打算,借助他的名望和荀家的资源,帮助朝廷推行新政。

“爱卿赴豫之后,除保境安民之外,还要大力推进农桑工商,充实府库。”刘明嘱咐道,“首要之事便是推行新税制,荀家乃是豫州的大世家,若你们能够作出表率,必然有利于新制在全国推行。”

“这……”荀爽露出犹豫之色,其实当初他不原意让荀家子弟出仕,就是觉得这个所谓的新税制是要打压世家,没想到现在陛下却让荀家当收税的急先锋。

有心拒绝,又想到黄琬之前告诫的,对抗朝廷有灭族之虞!他当然不会拿荀氏一族的存亡作赌注。

刘明看在眼里,微微一笑,从衣袖中掏出一本装订精美的线装书册送到荀爽面前。

荀爽不知所以,疑惑地接过来。

“爱卿打开看看。”刘明笑道,“这是朕用皇家御纸制作的书册,也是天下第一本书册,听闻荀氏藏书颇丰,但是竹简不易搬运流传,朕现在便赠荀爱卿空白书籍一册,爱卿得便时可以将藏书整理抄录,方便后世子孙传阅,当然书册用完,还可以向朕索要,为了荀氏家学万古流传,需要多少纸张朕都供应充足。”

老荀爽激动得双手颤抖,轻轻翻开书页,迎面一股墨香飘来,洁白柔和的纸张,无论是柔韧度还是美观度,都胜过当今流传的蔡侯纸无数倍,而且书页上已经贴心地画出了书写的竖格。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蔡侯纸,但是造价昂贵,而且不易长期保存,因而这个时代通行的书写载体还是竹简,更没有用蔡侯纸做成书册的情形,说实话帐中的众人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书册这个词。

裁剪整齐装订成一本书,这恐怕能够记录好几卷竹简上的内容吧。

荀氏一族确实藏书颇丰,说汗牛充栋也不为过,搬运和阅读起来极为不便,如果全部抄录在这种皇宫御纸制作的书册上,携带和阅读起来就方便多了,这无疑会大大增加荀氏一族在士林之间的影响力。

这本书册是刘明在雒阳出发之前让吕强制作的,宫中的造纸作坊虽然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但是局部制作少量纸张还是能够办到的。

刘明知道此去半道上会遇到颖川诸贤,为了让他们安心卖命,便让吕强抓紧时间制作了几本这种新纸书册。

现在看来立竿见影,荀爽白胡子不住抖动,双眼噙满泪水,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而言,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家学传承更重要,而这种新的纸张无疑是能够让荀家兴盛的重要载体。

相比之下,新税制多交的那些钱粮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何况他们前些年事实上还在利用自己的势力隐藏了不少田亩和人口逃避田税和丁赋,这些本来就是他们应该交的。

如今丁赋全免只交田税,折算下来其实大世家们对照原本需要满额交的钱粮计算,他们也能够少交不少税收,只不过他们无法像之前那样隐瞒,也无法再对佃农肆无忌惮地压榨了。

因为新税制规定世家收的田租不能超过朝廷收的田税,其实他们真正减少收入的是这一块。

但这是刘明最在意的还利于民、解放生产力的一种方式,事关天下稳定、民心向背。

“陛下对荀氏一族恩重如山,老朽无以为报,只能尽全族之力为陛下在豫州推行新税制。”荀爽以首叩地,诚恳地道,“荀氏不比袁氏差,同样能在入夏之前为陛下统计好田亩和人口,秋收之后按新制收足田税,若不成功,请陛下砍了老朽这颗无用皓首!”

刘明急忙把他搀扶起来,道:“爱卿言重了,朕相信爱卿,相信荀氏,若天下世家都有荀氏一族之忠诚用事,何愁天下不定?”

于是众人纷纷上前恭喜荀爽担任豫州牧。

让颖川荀氏折服,刘明很在开心,扫视众人道:“黄爱卿现在可将豫州牧的印信交给荀爱卿,爱卿明日即可到豫州上任。”

“明日再歇军一天,装配双边马镫,并且让步卒演练鸳鸯阵。”刘明继续道,“但是大军不能在此久居,后天就兵发雉县,实战是提升战力的最好途径,边战斗边完善装备。

“戏志才为随军谋士,荀彧为将作掾,留在尧山负责继续督造马镫、马鞍和马蹄铁。”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