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进京(1 / 2)

袁崇焕骑马快行,到达了潞河驿。驿站的门口站着四位官员迎接,领头的一位是文官的模样,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驿卒迎上前,牵走了马匹。袁崇焕也不敢怠慢,赶紧迎上前。那文官说道:“袁大人辛苦了,今日先落脚此处,明日进宫面见皇上。”

五个人一前一后进了驿馆正厅,分别落座。文官自我介绍道:“我们四人奉先帝遗命辅佐皇上,在下李标,这三位是钱大人、周大人、刘大人。”几个人分别起身作揖,算是互相见过了。

钱大人抢先开口道:“袁大人驻守辽东,劳苦功高。请问袁大人,目前的局势应该如何应对?”

袁崇焕见四位辅政大人迎接,自是不敢怠慢,心头略显激动,回复道:“辽东之事说也容易,也很难。”

刘大人忙问道:“请教袁大人,难和容易,如何讲?”

袁崇焕喝了口茶,不紧不慢说道:“若是一切事情应手,五年之内辽东可平,让后金归服也不是不可以。之所以难,在于之前采取的平衡之策,让微臣不能放手去做。而各方势力不能够归拢在一起,力不能出一道,自是给了后金以可趁之机。”

周大人目不转睛的盯着袁崇焕,问道:“今皇上初登大宝,自然要做一番伟业,会匹配给你相应的资源,权力也定会下放。”

袁崇焕听他这么讲,很是开心,说道:“那辽东安定,指日可待。”

李标面色凝重,问道:“听闻袁大人每次奏报皆称颂阉贼的公德,出于何故?”

袁崇焕听他这么讲,后背上的汗已经留下来,忙解释道:“为了我辽东的将士能够拿到军饷和粮草,不得已而为之。”

周大人面色铁青,怒斥道:“袁大人为了一时的供给问题,居然委身于阉党,实在不应该。我等沐受皇恩,理应坚守自己的气节,不应该做出如此违心之事。”

袁崇焕心道:“你们这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这几万将士的肚子可是天大的事情,弄不好可要出乱子的。”但他也不敢说出来,只能自责道:“四位大人说的是,微臣再也不敢做此等事情了。望四位大人在以后还要鼎力相助,以期早日收复辽东,还我大明朝之边疆安定。”

李标站起身,表态说道:“袁大人,明日平台召对,望大人不要藏私,向皇上讲清楚。”

袁崇焕表态道:“袁某人自今日之后,为四位大人马首是瞻!收复辽东,定是四位大人的功劳。”

周大人补充道:“袁大人说五年收复辽东,不是一时兴起吧?”

袁崇焕回答道:“只要一切趁手,袁某人甘愿签下军令状。”

四位大人见袁崇焕如是表态,也不便再聊太多,忙起身告辞。四个人出了驿站,李标问道:“四位大人,怎么看?”

钱大人也不隐瞒,直说道:“这个一切趁手,恐怕达不到,眼前国库空虚,单军饷就满足不了。想这袁崇焕明日提起来,就算是皇上答应了,后面的事情恐怕还得落在我们头上。我等参谋军策尚可,真要论起筹措军饷,恐怕手段也不及那阉贼。”

周大人冷笑道:“呵呵,至少这个袁崇焕还是能够担当大任之人,先解了眼前的难题再说吧。真要是因为粮饷耽误了大事,也没办法,当今皇上对这一切,恐怕心里也有数。唯一要提防的是这袁崇焕权利变大,不好掌控了,我们还要留有后手。”

四个人老谋深算的互相对望了一眼,达成了默契,各自上轿回府了。

袁崇焕送走四个人,心里的热血沸腾,盘算着如何在平台召对上应对皇上的提问。匆匆忙忙的随便吃了几口饭,关起门,独自看着夜空,盘算明日可能的情形。

鸡叫之时,已是深夜。驿站被一群锦衣卫围了个水泄不通,房顶上高位也有人猫着瞭望。

一顶黄色的轿子停在了驿馆的门口,锦衣卫冲进驿馆,挨个门口守了一个人。袁崇焕听的脚步声响起,知道恐怕有重要的人物登门,自是不敢怠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听敲门声响起,不等他答话,门已经被打开了。

首先进来了一个人,开口说道:“袁大人,当今皇上来探访,赶快接驾。”

袁崇焕听的皇上来访,当即跪倒在地,诚惶诚恐的低着头。只听一个脚步声响起,绕到了身后,坐在了凳子上。那人声音响起,是一个很年轻的声音,似乎在哪里听过,那人说道:“袁大人,抬起头来。”

袁崇焕忙抬起头,定眼一瞧:“哎呦喂,这不是那日冒充信王府来人的年轻人吗?”忙说道:“微臣该死,冒犯了皇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