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兵变22(1 / 2)

重整旧戎衣,行途赋采薇。

山河今尚是,城郭均已非。

马自趋风去,戈应指日挥。

臣心期报国,誓唱凯歌归。

宁远城里十三个营的兵士无心操练,整日游手好闲,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

第三营的最大官员守备是来自四川的杨忠,带着几个千总猜拳饮酒。酒至半酣,有千总张飞虎说道:“格老子的,自从袁督师归乡,这兵不像兵、官不像官,打又不打、撤又不撤,真的憋屈!”

杨忠醉眼朦胧,呵斥道:“闭上你的狗嘴,想干干,不想干滚!”

张飞虎一点也不怵他,一来他们是同乡,而来朝夕相处、脾气性格早就清楚。继续抱怨道:“守备,兄弟们跟着你跑到这关外,不就是想建功立业吗?现在到好,军饷都欠了那么久了!我们几个人千总还好说,平日里都有点存货!这一营里三千的弟兄们,没有军饷怎么活下去哦!”

杨忠知道接替袁崇焕的王之臣是个官迷,不过是来辽东附近而已,所以整日拍上面马屁,压根不操心下面将士的死活。这新来的毕巡抚,虽说是尽心尽职,但连续上书朝廷要求补发欠饷。起初,毕巡抚信誓旦旦保证自己朝廷里有人,一定可以解决军饷问题。一次次的碰壁,这毕巡抚躲在府里不敢出来了。

今日酒劲到了,杨忠也不想再继续忽悠将士们,索性就摊开了,把事情闹大,至少把军饷问题解决了。说道:“孙大凯,你去把四营的守备张顺请过来。就说我杨忠请他喝酒!”

杨忠知道四营的守备张顺是湖南人,脾气暴躁,早就对这些事情不满了。今日要试试能不能点燃这个火药桶,有两个营挑头,成事的可能性就大了。张顺推开营帐,见有酒有肉,笑道:“你们三营的日子好巴适,有酒有肉!这种好事,总算记起我来了。”

杨忠立刻招呼道:“张飞虎,给张守备倒酒!”张顺也不客气,先夹了一块肉放在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杨忠继续问道:“你那营的兄弟们现在状态怎么样?毕巡抚到现在也没解决军饷问题,兄弟们有情绪吧。”

不提还好,一提这个!张顺把肉“吧唧”吐在桌子上,骂道:“他就是个猪脑壳,跟猪一样!只会放空炮,没的用!我营里的弟兄早就炸了,要不是我摁着,非出大事不可。”

李忠端起酒碗,说道:“来,先干了这一碗!去他妈的巡抚,去他妈的总兵!”

张顺一碗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老李,把各营管事的都叫过来,今天我们干脆就抓了姓毕的,再加上总兵朱梅,非弄出个一二三来不可!怎么样?”

李忠端起酒碗,又和张顺干了一碗,下决心道:“你们几个人去各营,把守备都叫过来喝酒!”

宁远城一十三个营,都挤靠在一起。半个时辰不到,十二个守备到了,唯独少了祖大寿的弟弟祖大乐!张顺调侃道:“祖家是辽东世家,有没有朝廷的军饷,都能养活弟兄们,跟我们可不一样!不来也好,我们先共同喝一杯!”

李忠让千总们给其他人又斟满了酒,端起酒杯说道:“今日叫大家来,只是想一起去找毕巡抚、朱总兵问问,军饷什么时候能发下来?!再不发,兄弟们可就饿死在这冰天雪地里了。”

这是站起一个守备,说道:“干脆,直接反了吧!好过窝囊在这里。”

李忠听到他说话,立刻训斥道:“胡说八道,我们只是去要军饷!这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我们对朝廷的忠心,那是日月可鉴!谁敢说造反,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张顺响应道:“那是应当,我们老了还要埋入祖坟的,不能做不忠不孝的反贼!今日我们是为了要军饷,是为了填饱肚子,才有力气抵抗后金人,你们说是也不是?”

各守备官员的热血沸腾,共同举杯宣誓,一旦事情挑起来,不允许说是谁主事。这种类似于造反的兵乱,主事之人通常都会被定谋逆大罪。大家饮完此杯酒,约定一个时辰以后带领士兵到巡抚衙门聚集。

毕巡抚刚刚上任三个月不足,也算是一位清廉的官员,但辽东这棘手的地方,显然不是他一个文官能应对的。晚上时分,他正在书房里秉烛夜读,希望能排解一下终日的苦闷。

突然,一个下人慌慌张张跑进来,说道:“大…大人,兵…造反!”

毕巡抚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五十多岁的年纪,也只在圣贤书里见过金戈铁马。他一时慌乱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