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镇起风云(1 / 2)

武昌元年,北海之滨,满井镇,一间酒楼内。

店小二忙得热火朝天,跑上跑下,健步如飞。

手中酒菜却是稳如泰山,不曾洒落。肩上搭着抹布,大眼看去衣服上下倒是一尘不染,不像是个做脏活的。

酒楼名字便叫做满井酒楼。店掌柜是个瘦小的中年男子,脸上有道不深不浅的疤痕,就在左眼之下。店小二好事,便问掌柜是不是客人觉得饭菜不好吃,被人砸了场子。

店掌柜冷哼一声,说是当年走江湖劫富济贫时留下的。说罢伸出手臂,本就没有几两肉的胳膊却还真就挤出豆包大小的肱二头肌,耀武扬威,很是得意。

店小二耸了耸肩,没有理会,只当是店掌柜吹牛皮了。

店掌柜姓王,因为肤色红黑,镇上之人都叫他大枣。既是做生意之人,自然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王掌柜欣然受之,不曾恼怒,于是这外号便传了开来。

镇上人口并不多,可如今新皇登基,还是有番作为。如今这朝廷将要在老干城举办纳贤大会,广招江湖好汉,神通傍身之人。既是做生意的,自然消息还算灵通。听说是因为南疆叛军死灰复燃,朝廷多次大军压境可始终处理不干净,这也算是上任老皇帝唯一的遗憾。当今圣上,另辟蹊径。南疆既然成为了江湖草莽聚集潜逃之地,江湖事江湖了。太平盛世,武艺傍身之人总得找些宣泄口。

既省了粮草,又可处理南疆叛军,又给江湖之人一个施展的机会,一举三得。

作为通往老干城主干道上的满井镇,最近人满为患,一时间热闹非凡。

小二一共两人,内掌柜负责厨房事务脱不开身,恰巧店中招牌酒销售甚好,所剩无几。王大枣早些时间已经动身前往不远处的自家酒窖取酒,不在店中。

王二狗嘴皮子功夫很好,自己摸爬滚打多年,很有江湖经验。总是能和江湖人士打成一片,没脸没皮的性子,又愿意被当猴耍。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王二狗的缘故,平日二钱一壶的本地酒也能卖出高价。

于是卖酒的工作被单独分裂出来,由王二狗独掌大权。

另外一名店小二截然相反,虽然平日也是大大咧咧,可是眼里有活,手脚勤快,客人再多也都能随心应对,从未有过差错。

正是因为如此,王大枣才敢在如此忙碌时节,跑去酒窖取酒。

说回到酒,那可是大有来头。

远古时期,天下大旱,足足十年之久。

农田颗粒无收,满地饿殍,四海之内皆大旱,处处可见人食人。

就连皇宫之内,天下共主也是一日一餐,半日一饮。

北海之滨,一位僧人靠在枯树下休息,见有幼鸟从树上掉落,刚好落在怀中。

嗷嗷待哺的样子让这位僧人心生怜悯,硬生生割下松垮垮的一块大腿肉喂食。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动物亦是如此。寻觅不见食物黯然归巢的大鸟不明就里,拖着疲惫身躯,用力啄咬这位好心僧人流血的大腿,想要将其驱赶。

僧人不恼,只是轻轻伸出手来,托举幼鸟以示友好。

可泪水却是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母鸟拼死啄,未伤我分毫。”

禽兽亦是如此,那平头百姓,为了家中子女,拼死挣扎,又能奈何得了这天啊!

多日未进食饮水,加之血流不止,思绪上头,僧人体力不支一头栽倒。

虽然尽力维持平衡,双手扑在了枯树上。

可树已中空,轰然倒下。

不知道是僧人的慈悲之心感动了上苍,还是老天对于世间无尽杀戮的惩罚迎来了终未,枯树之下甜美泉水喷涌而出,延绵至今,帮世人脱离了苦海。

“这便是本镇名字的由来,而这酒,便是那常年漫出井口的水做出来的,各位客官,要不要尝一尝本店特色,不贵,二两银子一壶。”

店小二说的口干舌燥,为二楼的几位身着华丽的年轻外来男女介绍自家酒店的酒水,很是卖力气。

不过这价格,确实高得离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