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收个小弟(2 / 2)

唯一的机会……”

斐迪南眼神定定的看着卡尔大公,伸出一只手指,一字一顿的说道;

“就是匍匐在我的面前,发誓倾尽余生效忠于我,成为斐迪南影子宫廷中的军事幕僚长。

从此跟随我的脚步纵横欧陆,实现你梦想中的军事抱负,再现帝国辉煌。

我可以承诺

终有一天将会以皇帝诏书的形式,言明卡尔公爵家族的功绩,洗刷一直以来背负的耻辱,你将位列帝国中兴元勋之列。”

对于眼前这位奥地利帝国杰出的军事统帅,斐迪南非常之看重,否则也不会在出访欧陆各国时,向父皇要求其一路随行。

就是为了找机会,将其收入麾下。

通过几个月的亲密接触,行则同车,食则同桌,两人已经建立起较为亲密和信任的关系,是时候一举拿下了。

卡尔大公凭什么让斐迪南如此重视?

卡尔·路德维希·约翰·约瑟夫·洛伦茨大公出生于1771年,今年只有41岁,是典型的年少成名的天才军事统帅。

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法国大军的欧洲统帅,19岁就进入军队,

22岁以中校军官的身份参加普奥联军,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战绩卓著。

23岁就任奥属尼德兰总督,从25岁起,即1796年至1799年为奥地利莱茵地区军事统帅,负责对法作战。

卡尔大公从30岁开始,即1801年和1805年两次任宫廷军事委员会主席,任内极有远见卓识。

任内曾大力推进军事改革,励志图新,以进一步增强奥军战斗力。

1809年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卡尔大公以奥军统帅身份指挥作战,同年5月在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中战胜法军,迫使纵横欧陆的法军遭受到空前的挫败。

是役

拿破仑皇帝视为左膀右臂般的名将拉纳元帅战死,法军伤亡和被俘3万余人,被迫撤回至洛鲍岛,奥地利军伤亡2万余人,赢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这是拿破仑皇帝自“雾月事变”以来,遭受到最大的战场失败,也是卡尔大公个人军事生涯最辉煌的顶点,他因为战功卓著而获得元帅称号。

两个月后,法军在拿破仑皇帝亲自率领下卷土重来,利用绝妙的骑兵战术正面击垮卡尔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就此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并且占领了维也纳。

拿破仑迫使奥地利签订了耻辱的《维也纳和约》,又一次割让土地。

随后不久,即1810年,拿破仑决定休整部队并迎娶奥地利长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势力达到鼎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卡尔大公耻辱失败的前提下,骄傲的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割地求和,让高贵的奥地利长公主玛丽·路易丝下嫁这个来自科西嘉的穷小子。

那个时候

穿越不久的斐迪南正处于猥琐发育期,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毫无办法。

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卡尔大公,最终败给了位面之子拿破仑皇帝,个人军事生涯的辉煌如昙花般灿烂开放过后便迅速凋谢。

而他本人,则成就了拿破仑皇帝的军事史上辉煌时刻,成为可悲的踏脚石。

从此背负着民族和国家的耻辱,像狗一般卑微的活着。

奥地利长公主玛丽·路易丝女大公如今贵为法兰西帝国皇后,但这在哈布斯堡家族是不能提起的禁忌,视之为难言的耻辱。

玛丽·路易丝女大公是斐迪南皇储殿下同父同母的大姐,只比他大两岁,而法国也将是斐迪南殿下的下一个行程目的地。

话回正题

卡尔大公没有多犹豫,便神色恭敬的单膝跪下,俯低身体,双手托着斐迪南殿下的一只脚亲吻后,说道;

“尊贵的殿下

日耳曼骑士卡尔谦恭的匍匐在您的面前,亲吻您的脚背,祈祷得到您的庇佑。

我将矢志不渝的忠诚于您,忠诚于哈布斯堡家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愿持剑为您日日夜夜守护,您的睿智是来自天堂的圣光,照耀着我,温暖着寒冷的心田。

我发誓

卡尔家族将世世代代秉承着日耳曼骑士誓言,以忠诚,勇敢,无畏为座右铭,始终守护在殿下的身侧,至死不渝。”

斐迪南神情满意的点点头,这正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伸出手去说道;

“我以哈布斯堡继承人的身份,接受你的效忠,卡尔骑士,现在你可以亲吻我的戒指了。”

卡尔大公神情谦卑的双手接过,亲吻斐迪南手上篆刻着哈布斯堡皇朝徽章的戒指,激动的虎目发红。

从今以后,他真正抱上了一个大粗腿。

今天并不是什么敕封贵族骑士仪式,只是一个私密的效忠仪式,用不着在教堂或者正规场合。

你知我知即可,也不用大肆宣扬。

斐迪南皇储收下这个毁誉参半的争议人物,一旦被众人所知,难免又会引起一片质疑的声音。

为慎重计,还是保密为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