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捅大篓子了(2 / 2)

但在欧洲大陆上,法国强大的陆军仍然是主宰,胸甲骑兵军团不断谱写着新的胜利,达到拿破仑皇朝的鼎盛时期。

拿破仑皇帝的大陆禁运政策,切断了英国的棉花贸易,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粮食供应也被切断,使得英国陷入严重的饥荒中。

粮食价格飞涨,国内厂矿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主宰海洋的英国不甘示弱,乔治三世国王颁布敕令,

要求米国所有船只都必须在英国卸下货物,禁止米国和欧洲大陆贸易,避免资助强敌法国。

蛮横霸道的英国皇家海军还屡屡在公海上搜查米国商船,强征米国海员入伍,扣押了130多艘米国商船。

作为回应,法国皇帝拿破仑在米兰也颁布法令,称米国船只胆敢服从英国的命令,就会成为法国的合法追捕目标。

在英法两国的强大压力下,1807年,米国杰斐逊总统被迫颁布禁运法禁止任何米国船只载运货物到外国港口。

禁运法给米国商业带来沉重打击,出口额从1807年的10800万美元急剧下降到1808年的2200万美元。

这一切

成为1812年战争的导火索,米国佬趁着英国人无暇他顾之机,意图通过战争打破欧洲禁令,顺便将加拿大收入囊中。

统一北美大陆,是很多米国精英阶层口中宣扬的天赋使命,如今就是最好的机会。

在古堡的另一侧

爱波斯坦侯爵正在与来自奥地利帝国的卡尔大公闲聊,他们俩的关注目光不时的投向皇储与公主方向,在场所有人都知趣的避开了那里。

在上流社会

同样会划分出各种无形的小圈子,奥地利帝国皇储所处就是妥妥的高端局。

地位身份不够的贵族强行往里面凑,往往会被认为有失贵族体面,遭受到无情非议和嘲弄。

“看起来,尊敬的殿下对我们美丽的英伦玫瑰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真是令人欣喜的一幕。”爱波斯坦侯爵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手中端着香槟酒杯说道。

卡尔大公明显没有那么乐观,他端起手中的酒杯喝了一口,说道;“抱歉,我并不这么认为。殿下若是和公主擦出了火花,那才是大麻烦的开始。”

爱波斯坦侯爵脸上的笑容一滞,顺口说道;“应该不会吧,这只是夏洛特公主一场普通的外交礼仪实践课程,没道理有什么见鬼的一见钟情,那……那简直匪夷所思。”

作为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接见各国外交使节与王公贵族,是夏洛特公主王室教育中必修的外交礼仪课程。

公主与王子的爱情那只是童话里的故事,在现实中必须服从英国王室利益。

当英国病重的老国王乔治三世逝去,万一摄政王乔治再有个什么闪失,夏洛特公主就将继位为英国女王。

所以,为了汉诺威王朝的传承,夏洛特公主不可能外嫁,只可能入赘。

也就是说夏洛特公主只可能下嫁,比如欧洲小国挪威,丹麦,比利时王室或德意志议会哪个公国的王子,婚后男方入赘英国王室。

他们之间的孩子,就将成为英国王室合理合法的继承人。

同样的道理

斐迪南是奥地利帝国的天然继承人,绝不可能入赘英国王室,那样必将会掀起英奥两国之间全面交恶甚至战争,后果非常严重。

以斐迪南皇储的高贵身份,入赘英国王室就是对奥布斯堡家族极大羞辱,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夏洛特公主若嫁给费迪南皇储不是下嫁,而是门户相等的平嫁。

当今欧洲只有三个皇室,一个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一个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大不列颠王国国力强盛,但汉诺威王室的位格比上述三者低了一筹,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大麻烦,爱泼斯坦侯爵脸色骤变,再也不复此前淡定的神色,目光再次看了过去。

只见在那一边

也不知道斐迪南皇储说了什么笑话,夏洛特公主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得不顾礼仪的花枝乱颤。

斐迪南皇储随之也笑了起来,两人亲切的交谈中,远远的传来只言片语,什么“可笑的法国佬……胸甲骑兵……沙俄……宫廷小丑……”

见此情景

爱泼斯坦侯爵与卡尔大公相顾无言,目光中都透露着深深的忧色,但又不好贸然的横插一脚。

即便说些什么,那也是人微言轻。

只能寄希望于皇储和公主殿下知道分寸,刻意收束年轻人肆意放飞的情感,别真的擦出什么火花出来?

若是那样,可就捅大漏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