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议事42(2 / 2)

这是我们当前应该立即实施的三项举措,有利于凝结帝国意志,促成团结而不是分裂,维护神圣罗马帝国政体和基本利益,实施刻不容缓。”

斐迪南毕竟只是米兰亲王,涉及奥地利帝国全境的重大事务,必须要取得皇帝弗朗茨二世以及其他诸位重要大臣的支持。

从现场这些人员来看,弗郎茨二世能够亲信的大臣不多,也就这眼下的寥寥两三位,可见其对内阁首相府掌控力有多弱。

外交大臣梅特涅看了一眼联军司令施瓦岑贝格元帅,他俩都是坚定的保皇党派,沉吟了下说道;

“尊贵的陛下;

我认为第一,第二项事务符合帝国根本利益,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行,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但第三项事务推行宜缓不宜急,可以先在日耳曼民族居多的地区实施,而在匈牙利、捷克,波西米亚等地区暂缓一步。

我担心会激起当地贵族的强烈反应,形成大规模的叛乱,从而导致局面的难以收拾。

客观的来看

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当前武装力量,尚不足以压制一些地方反对声音。

某些政策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步推广至捷克或波西米亚,匈牙利地区要放在最后。

毕竟匈牙利地区贵族多,守旧势力大,当地人口和面积都位于帝国前列,动一发则牵制全身。

宜慎而重之,切不可操之过急。”

联军司令施瓦岑贝格元帅也附议说道;“大臣阁下的意见我非常赞同,现在前线正在打仗,匈牙利兵团是我军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时候不能自乱阵脚,我倾向采用稳重一些的策略。”

马克-西米安侯爵也赞同说道;“外交大臣阁下是老成谋国之言,不宜多生枝节,臣附议。”

几位亲信大臣态度保留,弗郎茨二世皱着眉头考虑了一番,依然下不了决心,他目光犹豫的看着斐迪南,问道;“你看呢?”

可怜弗郎茨二世真的被位面之子拿破仑皇帝爆锤出心理阴影了,就连决策都不再自信。

遥想继位之初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郎茨二世那真是踌躇满志,想要大展拳脚,他先后主导建立的4次反法同盟一次输的比一次惨。

每一次失败都以裂土割地求和告终,最后甚至赔上了女儿和神圣罗马帝国尊号,尊严和自信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他从斐迪南咄咄逼人的进攻性上,依稀看到昔日自己的影子,总能激起内心中残留的雄心壮志,所以无保留的全力支持。

现在议论的兹事体大,难免态度犹豫了。

斐迪南扫视了一眼几位重臣,从他们身上都看出一层僵化的暮气,心中自然不悦,但也无可指摘。

毕竟混迹于维也纳宫廷那些保守贵族中,难免会沾染一些瞻前顾后的坏毛病。

鼎革旧制必须要像一把锋利的大刀,劈碎所有敢于阻挡的陈规陋习,见神杀神,见佛杀佛,将一切垃圾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倘若激起地方贵族叛乱,正好率大军进行血腥镇压,扫除一切魑魅魍魉。

斐迪南强压住内心的不满,语气平缓但坚定的说道;

“当务之急的三项任务,前两项必须加大力度推行下去,第3项可以暂缓,但最迟于反法同盟胜利之后必须推行。

趁着大势有利于我,帝国面临中兴之机推行开来,要减少很多阻力。

我知道各位大臣顾虑重重,届时施瓦岑贝格元帅与我斐迪南兵团皆重兵云集,若有任何蠢蠢欲动反叛地区,挥手一击可破之。

借机铲除心腹之患,我神圣罗马帝国清除淤塞陈腐之辈,鼎革新政,才能够上下政令通行,团结为一个拳头。

此乃打草惊蛇之策,可见人心一斑。

毫无疑问,强烈反对推行新政的都是心怀叵测之徒,必除之而后快。”

斐迪南的语气坚决,让皇帝弗朗茨二世为之动容,他深深的看了一眼斐迪南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点头应道;“可以,就按亲王殿下说的办,这事就这么定了。”

皇帝弗朗茨二世在斐迪南影响下果断拍板,这让几位重臣对斐迪南不由高看了一眼,尤其是外交大臣梅特涅勋爵。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梅特涅勋爵并不乐意推行新政,所以用了个缓兵之策,希望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推行新政意味着无穷多的麻烦,等于用小锤子敲打原本就开裂的瓷器,让内部的裂痕进一步凸显出来。

各地贵族叛乱几乎是笃定的事儿,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战火涂炭也少不了,谁愿意没事儿找事儿呢?

就比如匈牙利人世世代代说的都是匈牙利,虽然有很多匈牙利贵族能够熟练的使用德语,但大部分人不会。

新政等于堵死了匈牙利人的上升通道,,不会德语,既不能竞选州,市,镇政议员,也无法担任公职,不能当警察,也不能当税务官,更不能当独立检察官。

所有掌握在匈牙利官僚阶层中的职务都要交出去,强硬取缔匈牙利语学校,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无法传承,谁都能看出这是一个狠招。

这种事情强加在自己头上,给谁愿意忍受呢?

原本匈牙利贵族就骄横无度,自认为奥地利帝国很仰赖他们实力,对帝国的政策漠视甚至完全不执行,俨然独立的国中之国。

现在推行新政等于给了造反的借口,那还等什么呢?

但皇帝弗朗茨二世已经拍板,几位大臣也无法反对,只能神情恭敬的应承下来,今后走一步再说一步话吧。

斐迪南看到几位重臣颇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内心却觉得相当爽快。

所谓不破不立。

帝国贵族这些势力圈子迟早要打破,脓包迟早要挤开,阵痛过后就是长治久安,总是安于现状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趁着当前手握重兵的有利的时机推行下去,还等到什么时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