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春耕生产31(2 / 2)

斐迪南可不是心胸大度的人,正式向罗马教廷发出了立场坚决,言辞明确的外交照会;

神圣皇权不容轻辱,要求庇护七世管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家的事儿云云。

否则,数十万斐迪南军团将士整戈待发,旦息可至,踏上前往教廷朝觐之路。

到那时,米兰亲王不介意与庇护七世亲自会面,探讨一下如何管束手下的问题。

这个外交照会直接将教廷整破防了,听说庇护七世气得摔了东西,口里大叫着年轻人不讲武德,动不动威胁老人家。

几位实权红衣大主教也被叫过去臭骂一通,反正这事儿闹的鸡飞狗跳,教廷很多人都知道。

效果也很显著,起码没什么人敢站出来汪汪乱叫了。

但是在联姻问题上,教廷方面依然态度强硬,咬死了不松口。

斐迪南现在也没时间去整治他,因为即将发起对瑞士的全面进攻。

这一片翻开的土地前

斐迪南与卡尔大公站在树荫下,看到许多士兵驾驭着耕牛和驭马翻开大片黄褐色的土地,一副忙碌的场景。

在没有足够移民的情况下,大片田地当然不能荒芜。

斐迪南军团正在发起大规模的军垦,各师,旅,团,营,连包括当地守备团,都分到了大片田地开垦,种植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

军队中畜力充足,而且配属了大量耕田的铁犁,铁钯,锄头,铁锹等农具,翻垦土地速度又快又好。

这些都是历年种植的良田,翻土后暴晒两周时间,耙平清理后就可以大面积种植春小麦,甜菜等作物,还可以种植各种蔬菜瓜果,满足大部分军需消耗。

多余的部分囤积起来,今后很长时间不需要担心军需补给了。

站在田边,斐迪南看着开垦出来的广阔土地一眼望不到头,心情格外的开朗,笑着说道;“卡尔,如今的北意大利处处都是农耕生产的热闹场景,让我更期待夏天的丰收。有了充足的粮食在手里,做什么事情都进退有余。”

“是啊,殿下,没想到殿下还精于农耕生产,可惜的是今年北意大利领至少还会有1/4的土地撂荒,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去耕作啊!”卡尔大公有些可惜的说道。

斐迪南笑着摇摇头,回应道;“不会有那么多土地撂荒,今天刚刚颁发了政令;鼓励那些完成自家土地耕作的农户,集中前往撂荒的地块耕作,按天结算工钱,很多农民的反应非常积极啊!”

“哦,还能这么干?”卡尔大公神色十分惊奇。

他发现斐迪南竟然脑瓜子这么聪明,随便都能有天才的主意蹦出来,解决看似无解的难题。

这也不怪卡尔大公惊讶,作为一名奥地利大贵族,经营土地是每一个贵族必备的常识,也是最主要的财富来源。

他就没听说过,农民还可以跑到别的地方去种田。

实在是因为奥地利帝国历史悠久,国内人口膨胀过度,而田地稀少。每个农户都把田地当成命根子一样侍弄,压根也不允许别人插手。

大部分家庭都有富余劳动力,怎么可能让别人耕种自己的田?

斐迪南大力开拓了北意大利领地,并没有凭空变出许多良田来。

在血腥镇压和战火的巨大恐惧下,很多意大利人抛家舍业逃往南方,大量当地的贵族,富商以及大地主送上了断头台,这田地不就多了吗?

鼓励德意志传统地区移民,之所以没有招致太大的国内势力反对,就是因为奥地利国内大大小小的贵族领主也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领地内的土地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与其白白在家饿死,不如高抬贵手卖一个好,也是给这些贫苦农户谋一条生路。

至于说移民都走了,自家土地怎么办?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不到实在活不下去的境地,谁愿意抛家舍业移民他乡?

劳动力不够再生呗,只要孩子有口吃的,就不怕养不大。

一个普通奥地利夫妇,基本上会生育7~8个孩子。

只要孩子幼年夭折的比例能减少一些,人口恢复的速度会非常快,完全不存在问题。

制约人口数量增长的唯一瓶颈,就是粮食问题。

综上所述

斐迪南实际上是在用近200万的意大利人生存的家园,置换成了德意志人生存的家园,这是生存空间的争夺。

如今整个亚平宁半岛民众都知道,斐迪南亲王不喜欢意大利人,讨厌意大利人。

至于为什么讨厌?

各种千奇百怪的猜测都有,流言满天飞,但能够说到根子上的却不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