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各怀心思(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30(2 / 2)

在法国皇帝拿破仑崛起之后,于1807年耶拿之战中击败了普鲁士。

法国出于削弱普鲁士和牵制俄国的考虑,7月7日和7月9日分别同俄国和普鲁士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建立起华沙大公国。

强迫普鲁士让出以前瓜分的波兰以波兹南和华沙为中心的领土,又把奥地利占领的加里西亚交给了华沙大公国。

这样一来,华沙大公国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居民260万,勉强算是阉割版的波兰。

1809年,不甘受辱的奥地利和普鲁士结成第五次反法同盟,与法国再度开战。

可事与愿违,此时的位面之子拿破仑正处鼎盛时期,见谁灭谁。

随着瓦格拉姆战役奥军的失败,奥法签订《申布伦和约》,奥地利被迫将新加利西亚、扎莫希奇和克拉科夫割让给华沙公国。

说起来,都是一捧辛酸泪呀!

华沙大公国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5.1万平方公里,人口433万。

也就是说

这个华沙大公国一多半都是奥地利帝国割让出来的领土,一小半是普鲁士王国割让,与沙俄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也是斐迪南强烈要求提出沙俄大公国问题的原因所在。

既然三个强盗分完了肉,现在我的肉全都被你们叼走了,能这么玩吗?

能让斐迪南这么有底气的原因,是他的军团已经全部占领了北意大利地区,将这几百年零零碎碎丢失的领土全部吃了回来。

他又没有占领法国领土的强烈愿望,干嘛要这么积极?

提出华沙大公国问题,就是为自己出工不出力找借口,很明显不想配合施瓦岑贝格元帅南方联军的行动。

潜台词就是

要打你尽管带着贵族军队去打,沙俄也好,西班牙也好,你们尽管去打呗。

反正我不准备出力,至多象征性的派兵参与一下。

斐迪南正式表态说道;

“基于未解决的华沙大公国问题,帝国方面很难毫无芥蒂的全力出手,相信普鲁士王国也有类似的顾虑。

因此我的意见

是元帅阁下率领联军先行一步,在处理完领地内的相关事务之后,我将会率领精锐军队与元帅阁下会合,兵锋直指巴黎。

在此之前,我也分身乏术啊!”

他的推脱之意很明显,让施瓦岑贝格元帅亦无可奈何,只能暂时确定下来,由联军方面先行攻击法军。

至于联军的主力,那自然就是俄国军队。

施瓦岑贝格元帅也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在看到斐迪南的态度后已经知道怎么做,那自然是保存实力,让俄军往上冲。

等到会议结束,其他军官都先行离开了。

施瓦岑贝格元帅被斐迪南殿下邀请到书房秘谈,很长时间后才出来,脸上挂着一副了然的神色。

原来斐迪南并不是不发兵,而是将矛头主要针对瑞士,希望将其一举拔除。

这段时间以来

丧失大片领土的瑞士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频频派遣小股武装山民袭击北部村镇,造成多达上百人伤亡。

斐迪南兵团一方面加强军事哨所,另一方面全力整合训练军队,就是为了解决瑞士这个隐患。

等到3月中旬春暖花开以后,就是出兵的时机。

斐迪南与施瓦岑贝格元帅私下商定;

后续抵达的军队中约有2.1万匈牙利贵族军队和万余波兰贵族军队,这部分通通转而隶属斐迪南军团,送到瑞士战场上去做炮灰。

变相的削弱地方贵族的实力,原本就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次日

斐迪南安排人押送了大批粮食和蔬菜肉食送抵军营,他本人也亲自前往慰问,与一众军官们相谈甚欢。

晚间召开了盛大的宴会款待来宾,宴会上绅士淑女如云,美酒佳肴任意取用,又是一个奢靡的不眠之夜。

数日休整后

施瓦岑贝格元帅率领大军继续启程,向着法国边境方向而去。

2月26日,联军越过皮埃蒙特州进入法国尼斯省,迅速占领了周边各乡镇。

3月4日

三万联军击败了数千名法国守军,占领了法国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尼斯,计划在该地区接应俄,西两国军队从海路抵达。

施瓦岑贝格元帅手上只有这么点儿兵力,他可不敢大举进攻法国南部内陆省份,那岂不等于送菜上门?

稳妥之计,还是等待各方联军会合之后再做打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