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各怀心思27(2 / 2)

另一方面暗地里与法国人频频抛媚眼,往来于巴黎宫廷的密信不断,再三向法国皇帝拿破仑重申,对法国领土没有任何企图。

那毕竟是大姐夫,总不能翻脸不认人。

至于两国间处于正式宣战时期,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国家间战争没啥好说的,照死磕就是了,反正不存在手下留情的说法。

贵族间的跨国联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哈布斯堡家族对这一套玩的很熟悉,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

斐迪南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夯实统治基础,在掀起一阵又一阵恐怖的清算浪潮同时,并没有制止意大利裔难民潮向南方亚平宁半岛逃亡。

从威尼斯到米兰各城邦通过审判,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上断头台,这更加剧了当地意大利裔平民的恐慌心理。

如今在米兰也同样如此,斐迪南对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大量意大利裔平民逃亡,但是对上层贵族和富商严加追索。

短时间内

整个北意大利地区将会出现严重失血,商业贸易急剧萎缩,城镇人口大量的流失以及田园荒芜的情况。

在斐迪南看来,这都是为了长治久安的统治可以忍受的阵痛。

他根本不担心北意大利地区广大的封地会荒废掉,这是因为在整个欧洲土地都属于稀缺资源,尤其是日耳曼人。

在神圣罗马帝国内,尤其是传统的奥地利地区到处流传一种说法。

即使用德语的日耳曼贫困农民家庭和手工业者,只要能抵达北意大利地区,就能获得米兰亲王殿下赐予租种田地的恩赏。

这则消息顿时引发巨大轰动,很多贫困的日耳曼家庭正在扶老携幼赶来的途中,道路上的行人和马车络绎不绝。

仅在威尼斯地区

最近一周进入的人口就高达7670余人,

相对于前几周有了接近一半的迅猛增长。

仅仅放出有田地可以租种的消息,就瞬间打动了数十上百万日耳曼家庭,他们扶老携幼的从各地向北意大利迁徙而来。

预计今后几周

涌入北意大利地区的人口将会急剧攀升,大量的德意志移民络绎于途,还有很多来自于莱茵联盟各公国。

这些国家地方小,人口多,负担沉重也养不起。

帝国各地的贵族都受到警告;

绝不允许擅自阻挡民众自发的迁徙,否则将视为藐视皇权,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所以向西南迁徙的人口越来越多,威尼斯已经根据斐迪南殿下的命令,深入帝国内部数百公里设置粮站,帮助迁徙人口解决最困难的食物问题。

粮站基本上40公里设置一处,大多位于乡镇地段,向北意大利迁徙的人口可以在这里凭借路牌,领取每人一天份量的黑面包。

这些黑面包部分填进了木屑碎碴,吃的话难以下咽又拉嗓子,但是非常耐饿。

花点小钱就解决了移民问题,将会在今后数年迅速改变北意大利地区人口结构,以操着德语的日耳曼人为主。

而这一切,是斐迪南长治久安统治的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宁愿暂时忍受北意大利地区经济的大幅萎缩,商业贸易税收剧减的痛楚。

说一千道一万,反正这块地盘是白得的,怎么算都不吃亏。

日耳曼人骨子里面对土地的狂热让人难以想象,仅一个租种田地的承诺,就可以引发帝国的轰动。

没办法,神圣罗马帝国是整个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沙俄。

在发动战争前

1812年,

哈布斯堡帝国范围内人口2681万人,法国2688万人,普鲁士王国1337万人,英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1810万人,沙俄(不包括芬兰)4320万人。

斐迪南占领人口密集的北意大利地区后,人口总量增加370万至420万(注,这已经是意大利裔人口大规模流失后的数字),帝国总人口超过3100万,仅次于沙俄,而高于法兰西。

在当今这个年代

限制人口增长的最大瓶颈就是土地产出,没有化肥的年代土地产出很有限,能够承载的人口更有限。

普通的奥地利帝国家庭夫妻一般生育期7~8个孩子,能够活下来长大的只有一半,幼年夭折的比例极高。

英法等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一个英国家庭一般生育5~6个孩子,法国家庭7~8个孩子,幼年夭折比例一般都在4~6成之间。

很多奥地利家庭子女长大以后没有土地耕种,一家人上缴土地租金之后,只能用少许黑面包和野菜果腹,吃饱肚子都是奢望。

到了青黄不接的月份,乡村里饿死人是常事。

所以在北意大利能够获得土地耕种,那就是赐予了贫苦农民一条生路,就是最大的恩惠。

难怪吸引力如此之强,从奥地利各个贵族领地汇聚而来的贫苦农民家庭,络绎不绝的行走在通往北意大利的道路上。

有了粮站的供应,让这些迁徙的平民不至于饿死于途,斐迪南因为这一善举,被底层百姓们尊称为“圣徒”。

米兰亲王仁慈的美名已经传遍了神圣罗马帝国,为他添加了一道“圣徒”的光环。

作为整个北意大利的领主,斐迪南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他不可能为贫苦的移民减免田租,那样会遭到整个欧洲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的敌视。

但斐迪南可以给每一个农户多租一些田地,在房屋,耕牛和种子上允许赊欠,收取较低的利息。

可以允许农户在家前屋后养鸡养鸭,也可以养猪,养牛等大牲口,定点出售给当地村镇市集收购点,获取额外的报酬。

只要愿意付出辛苦的劳动,新移民家庭填饱肚子完全没问题,甚至能够过上较为安逸幸福的生活。

只要放宽一点点,这些吃苦耐劳的日耳曼移民就会扎下根来,成为斐迪南殿下忠诚的拥护者。

奥地利帝国与英国的田租水平差不多,大概每英亩交纳42先令至47先令,差别就在于济贫税,每英亩3先令。

英国地主要向教堂缴纳什一税,就是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斐迪南作为顶了天的封建大地主,没有人能够从他的手中收取什一税,罗马教廷也不可能。

这么大一笔财源损失,终于引起了罗马教廷的强烈反应。

他们公开宣称反对英奥两国联姻,反对哈布斯堡家族迎娶信奉新教的夏洛特公主,哪怕阪依天主教也不行。

一句话,这个联姻得不到上帝的祝福。

罗马教廷的作大屎,可真的把斐迪南惹毛了,这件事情真闹大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