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伦巴蒂战役20(2 / 2)

米兰也好,威尼斯也好,这些地方未来为什么会归属意大利?

就是因为在上述地区操意大利语的人口占大多数,在欧洲民族主义浪潮觉醒之后,自然都是脑生反骨的分裂者。

幸好现在没有什么民族主义之说,提前下手还来得及。

斐迪南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市乡村,在攻克主要城镇后,开始分兵,以骑兵团和步兵团为作战单位,在整个威尼斯地区引燃了处处烽火。

针对凶狠的镇压当地民众,从而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当地意大利族裔平民很快形成了一股股向南逃亡的难民潮。

在通往亚平宁半岛的几十条道路上,扶老携幼挑着担子,架着马车逃亡的意大利难民一眼看不到边,黑压压的布满了道路和田野。

不时的会有凶狠的奥地利骑兵出现,挥起屠刀斩杀逃亡中的青壮年男性,而这往往引起了大面积的恐慌。

逃难的人群丢下一切累赘的东西,就像炸窝一样逃向森林,或者慌不迭的跳进河中。

冰冷的河水带走了更多人的生命,河面上漂浮着大片大片溺亡的尸体。

混乱中,难民互相踩踏造成的伤亡,远远大于军队带来的伤害。

在整个威尼斯地区

操着意大利语的人口占据大多数,约七成左右,另有约8.5%的法语人口和不足两成的德语人口,总计约有260余万人口。

经历战争的杀戮和大规模难民潮,短短几个月,该地区操着意大利语的人口剧减了约一半,原本繁华鼎盛的威尼斯地区一片萧条。

随后大规模迁徙而来的数十万德语人口填补了进来,短短两三年时间,整个威尼斯地区人口结构发生剧变,德语人口占据了七成以上,并且持续而稳定的增加中。

而这一切,就是后话了。

一周之后

斐迪南军团兵分两路越过威尼斯共和国边界线,杀气腾腾的直奔伦巴第地区,那里的法瑞联军早已经重兵云集,准备展开规模空前的伦巴第会战。

大军所过之处,当地贵族私人武装无不望风而降。

整个瑞士联邦情况与威尼斯地区不同,瑞士联邦是属于典型的德语区,尤其是早期的八州之地,当地居民九成九以上都是德语区。

后来瑞士联邦范围扩展到23州,以及南部米兰和后加入的十几个省,使用意大利语的人口才大幅上升,约占到整体的42%左右。

尤其是米兰及其周边的二十几个城邦,操纵意大利语的人口占大多数。

真要论起来

瑞士联邦与奥地利帝国属于同室操戈,前者是后者的苦主,瑞士联邦一步步的扩展到如今规模,全部都是侵占奥地利帝国的旧有领土。

这包括哈布斯堡发源之初的鹰堡,以及部分上奥地利地盘,要说两国之间的恩怨那就长了。

瑞士经历了长达350年的断断续续战争,最终从神圣罗马帝国手中争夺到了自由,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终于结束了战争,并且赢得了瑞士独立。

瑞士联邦最初是14世纪末,由琉森、苏黎世、楚格三个核心州抱团取暖组建,志在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

15世纪初

8个州发现它们被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的土地包围着,即米兰、萨伏依和勃艮地。

地理环境易受到攻击,因此求助于瑞士人,从而形成11个州的瑞士联邦雏形,共同抵御哈布斯堡王朝军事入侵。

在1481年勃艮地战争后,弗里堡和索洛图恩相继加入瑞士联邦,其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连皇帝执政时期,为了阻挠瑞士联邦的扩张,于1499年初派遣大军进攻格劳宾登州。

格劳宾登州请来瑞士军队助战,士瓦本战争就此爆发,战场沿着莱茵河从巴塞尔至福拉尔贝格,血腥的战争持续了大半年之久。

战争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遭遇重挫而宣告结束,狂野的瑞士山民赢得了战争。

此后不久。

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巴塞尔和沙夫豪森的莱茵领地成为联邦的正式成员,1513年阿彭策尔也成为瑞士联邦的一员。

之后的300年里,瑞士联邦一直在利用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弱向南扩张,直至囊括了整个米兰地区,将南部边界扩张到地中海沿岸……

斐迪南皇储的横空出世,立志于打断瑞士联邦扩张的进程,将这个桀骜不驯的山地国家打的吐血三升,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打赢当下的伦巴第战役,就是斐迪南皇储名声响彻欧洲的第一战,也是一场立威之战。

斐迪南皇储自从展露狰容以来,打破了很多欧洲默契的古老规矩,比如说不杀贵族,即便处死也依然要保持贵族传承等等。

他的做法在激起奥地利帝国贵族强烈反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内部恐慌。

现在谁都知道

狮王斐迪南可是一头嗜血的雄狮,不会容许任何的冒犯,否则必然会死的很难看。

其手中迅速膨胀的军力,为奥地利帝国赢得的一连串胜利,就是他横行无忌的底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