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一个因爱好而误国的国君(1 / 2)

人有点爱好是好事,可以打发业余时间,生活充裕,这种生活方式放在现在是行得通的。但春秋时期的国君,就不可以有任何爱好了,国君是为国而生,一切为国家着想,国君的行为举止下面的人都看着呢!上行下效,甚至于为了巴结,国人属合国君的这种爱好,相送了谗媚了,从而乱了政,亡了国。

卫懿公就是这样的一位国君。卫懿公的爱好是养鹤。鹤是一种鸟,腿长脖子长,头小喙长而尖,一身洁白色羽毛,有的头顶上还有一簇红,又称“丹顶鹤”,鹤是一种长寿的鸟,对人说祝寿的词就有“松鹤延年,寿比南山”,古代的画卷上也有不少鹤的踪影。

在如今的动物园里见到鹤,大家便会怜生喜爱之情,这是人之常情,喜欢归喜欢,得有一个度。

作为国君的卫懿公就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他为鹤修建专门的馆舍,找专门的人饲养,以养鹤成绩的优劣进行奖赏。就如宋徽宗喜爱踢球,高俅投其所好练精球技进行讨好一样的。

还有更离谱的作法:他给鹤分等授爵,享受不同等级的爵位,再按照不同的爵位享受不同的俸禄,穿戴不同乘坐不同的车马,住不同的房子。等级高的经常和他一起乘车出游。高级鹤还有专门的名称:鹤将军或者是鹤大夫。

下面的人知道国君有这爱好,讨其所好吗,就到处捕猎,甚至于高价购买,献媚于国君,宫中简直成了动物园,整天鹤鸣声声。

卫懿公把爱好当成了专业,不理朝政,专注于他的养鹤事业中。那国家还能强盛?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就是这样,在那个以强凌弱的时代,别说中原国这样,周边戎狄夷蛮也是一样,谁不知道软柿子好捏啊?

公元前644年,齐桓公应燕国请求,率领大军一直攻打到狄族地盘取得了胜利,齐桓公风光了一把。

我们知道,戎狄生活习性使然,他们是游牧民族,不耕种,吃穿用主要靠,抢。中原诸国是定居民,耕地种庄稼,每到一定时候戎人就到中原侵扰。堵是堵不住的,后来的秦始皇命蒙恬修筑长城也栏不住。

公元前661年,狄族人又大军南下了,专挑势力相对弱的国侵扰,于是他们相中了卫国和邢国。

劫匪在前,再弱也不能等死!那就抵抗吧!卫懿公前天就下达了动员令,等到集结军队之时,他的振奋激昂的演讲词都熟记在心了,左等右等,却不见卫国的将军们率军队前来,这,咋回事?未接到通知,不可能,前天就下达了集结命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