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出现了矛盾56(1 / 2)

我们现在把很好的关系比为秦晋之好,历史上的秦晋之好,缺实存在。春秋前期秦国和晋国之间互为联姻,不是晋国公主婚与秦君,秦穆公的夫人就是晋国公主;就是秦国公主嫁与晋君,秦穆公之女怀嬴嫁给晋文公。

古代的婚姻是为政治服务的,两国有了婚姻关系,政治上也是“夫唱妇随”,出兵打仗时两国也是联起手来共同赴敌。

公元前631年,也就是城濮之战后的第二年,秦晋联兵攻打郑国,原因之一,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之时,他流浪到郑国,郑君郑文公对他不友好,没有热情招待他,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说是导火线,晋文公召集会盟,郑文公未派人参会,这让晋文公很失脸面。面子问题作怪,晋文公觉无可忍,新账旧账一起清算吧。

晋文公决定攻郑,怎么也得叫上他的相好秦穆公啊。于是两国军队浩浩荡荡开进了郑国境内,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汜(sì)南,对郑国形成夹击之势。

再说说郑国这一方,国君郑文公在当时是闻名遐迩的墙头草,单单观看这棵“草”,就可以判出当时哪方强弱。另外郑文公先后娶三位夫人,夫人生的诸儿子也因各种原因被杀了,他一气之下,把小妾生的诸儿子都赶出了国。逃到晋国的公子兰爱到了晋文公的赏识。这次晋文公攻打郑国,还不忘嘱咐公子兰,让他作好回国准备以随时待命。不用说,这是晋文公的政治投资。

面对秦晋大军,郑文公召集群臣开会,商讨如何应敌。郑国大夫献计说:我推荐让烛之武去。

郑文公问:你不会开玩笑吧?

“国之大事怎敢开玩笑!烛之武有退敌之法。”看样子这位大夫深谙烛之武。

烛之武已经是柱拐杖之人了,虽然有“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之说,但烛之武这名老将,着实太老了吧!

打是打不过秦晋联军的,那只有采讷此建议了。烛之武被请到了宫中,刚见面烛之武就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我年青时就不如别人,现在年老了,仍旧没有什么本事。

郑文公允许烛之武发泄一下,但现在的形势可不容许在此相互报怨,该认错认错,还得说事,随即说道:年青时没有任用您,现在年老了却把您请来,确是我的不对。现在秦晋大军压境,如果郑国灭亡了,对您有什么好处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