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50节(1 / 2)

  没庐觉一听,脸色同样很难看。

  吐蕃确实有地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世事无绝对,大夏在象雄北面的实力太强大了,凑个一两万精兵上山毫无难度,或许他们无法长久占领象雄,甚至可能会被象雄军队借着地利打败,但战败之前,天知道他们会做下什么孽。

  象雄户口并不丰,被糟蹋几次,可就不剩下啥了。

  “若无别的事,使者速速回去商议吧。或者,派一二信得过的心腹,携带书信,快马返回象雄或逻些,尽快商议。”邵树德说道:“朕会嘱咐沿途驿站提供方便的,应用不了太长时间。”

  “遵旨。”没庐觉无奈地回道。

  他已经决定,先派几个人快马赶回去,有明确说法后再回来。在这期间,他就在中原等消息,顺便打探一下情况。

  吐蕃现在是真的不行了,而大夏的声势比前唐更盛,该妥协还是得妥协。

  没庐觉很快告退。

  邵树德走到莲花身前,低声问道:“你以前是不是觉得自己在侍奉菩萨?”

  没庐氏偏过脸去,没说话。

  若没这方面的原因,有那么容易献身于你?她想起河州的那个傍晚,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圣人,宛如天神一般,顿时耳根都红了。

  “怪不得那么紧呢……”邵树德恍然大悟道。

  

第003章 舆图

  送走吐蕃使者没庐觉后,邵树德站在墙边。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舆图。

  他的目光从上到下,又从西到东,仔细审视。

  穿越一回,能给百姓留下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邵树德,在这件事上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他现在认为,最实惠的就是土地。

  不管科技、制度如何变化,不管统治的是哪家王朝,土地永远承载着生活在上面的百姓。

  国运起起伏伏,统治者来来去去,陪伴、养育这个民族到最后的,只有土地。

  即便国家四分五裂,只要生活在各个碎片上的人仍然没有变,就不是最坏的结果。

  辽东、西域、云南、安南、草原等地,是他心中永远的重点。

  内地飞不走,无法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他丝毫不担心,需要稳固的是边疆,这是他的工作重心。

  而边疆区中,也分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并不一样。

  吐蕃因为高原地形,原本并不是重点,但因为离中原核心区之一的蜀中有点近,还威胁到云南,因此重要性有所上升。

  邵树德心中已有决定,但还想听听臣子们的意见,于是他喊来了赵光逢、萧蘧等人问对。

  “陛下此策……”赵光逢隐隐约约知道一些事情,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鹊巢鸠占?有点像。

  两位吐蕃王子正妃的肚子里,生下的是圣人的种,听起来有点邪恶。但做官做到宰相这一级别的人,又怎么可能从善恶与否、是否正义这种角度来看问题?对政治生物来说,一切以利益为重。即便有时候讲原则,那也是为了更大的利益。

  “陛下需得盯紧没庐氏。此为吐蕃大族,世代扎根象雄。没庐氏拉稳了,即便吐蕃王子有什么想法,也很难有借力之处。”赵光逢说道。

  甚至于,如果铁哥不听话,有没庐氏协助,完全可以换了他。不过这话就不用直接讲出来了,在场的老狐狸们哪个不懂?

  “铁哥现有两子,一子年岁稍长,一子尚幼。”萧蘧说道:“臣以为,将来可册封次子为象雄王世子。”

  邵树德故作犹豫道:“废长立幼,会不会不太好?”

  “陛下,此事无妨。”见赵光逢、萧蘧二人没说话的意思,王雍的上进心稍稍有些强烈,直截了当地说道:“正因为废长立幼,朝廷才好拿捏。况且,吐蕃那边并没有嫡长子继位的传统,料无大碍,不会有多少人反对的。”

  “韩卿,你怎么想的?”邵树德看向韩建,问道。

  韩建其实有些疑惑,废长立幼真的好吗?怎么一个个都主张立铁哥次子为世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飞快地思索了一下,觉得这事必有隐情,还是随大流比较好,于是回道:“臣附议。”

  邵树德又问了其他几人,皆言可立铁哥次子为世子。

  他有些高兴,大手一挥道:“那就这么定了。”

  他其实已经与莲花讨论过这事,莲花没有说什么,毕竟都是她的亲生骨肉,又有什么区别呢?但邵树德敏锐地感觉到,莲花内心之中还是有很强的愧疚感、负罪感的,因为谈及此事时,她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浑身赤红,起了整整一层鸡皮疙瘩。

  ※※※※※※

  “西边事了,下面谈谈东边。”邵树德的手指在舆图上一点,说道:“泰封、百济、新罗三番五次告状,你们也看看吧。”

  说完,将几份奏疏递了过去。

  告状不是第一次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甚至于,发展到这会,已经有了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不但大夏的海盗劫掠这三国,就连他们国内都有人冒充夏国海盗,大行劫掠之事。

  说实话,邵树德以前没想认真管,只是下旨申斥,但并没有禁绝奴隶买卖。而只要这项罪恶的贸易不停止,你就很难真正杜绝这种海盗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辽东诸州在过去五年内,已经购买了超过一万名三国奴隶,男女皆有。且不独府兵在购买,就连大户人家也在想办法采购——辽东每年也是有普通移民的,虽然他们的数量远远少于部曲移民。

  泰封、新罗、百济三国不堪其扰,纷纷投入重金,扩建水师,捍御海疆,为此连陆上的战事烈度都降低了,说起来也挺奇葩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