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64节(2 / 2)

  诸葛十三算是诸葛氏第四代了,今年二十七岁,从青州投奔汉中。

  但他生性好动,在汉中时,仗着自己诸葛族人的身份,整日好勇斗狠,名声极差,连个媳妇都没娶着。

  后来诸葛氏败落,十三郎觉得这么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就跟着诸葛兴来了云南。没想到时来运转,在大理娶了个官家小姐——准确地说,是官家寡妇。

  但这个寡妇人长得不错,还小有资财,因此即便带着一儿一女两个拖油瓶,诸葛十三依然十分欣喜,娶为妻子。如今媳妇又怀上了,诸葛兴担心他恋家,于是隐晦提醒。

  “安顿好了就上路吧。”见侄儿无话,诸葛兴便站起身,说道:“看你这么有干劲,七叔也很欣慰啊。”

  郑仁旻可以算是南诏一系国家历史上的大罪人了。带着军士、丁壮、夫子出征剑南,浩浩荡荡十几万人,结果基本都没回来。大理攻防战时,又前后损失三万余人。

  南诏才多大个国家?一次性报销十几二十万男丁,国家不垮也差不多了好吗?而且这十多万人,还多来自大理、鄯阐等精华地区,要么是编户之民,要么是能强力控制的部落百姓,结果都没了,让大夏占领军也非常挠头。

  不得已之下,从中原大批量招募次子、三子之类的青壮年,移民云南,填补劳动力空缺。诸葛十三等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定居大理的。

  “有什么需要捎带的吗?”诸葛十三恭敬问道。

  “没有了,好好做事吧。”诸葛兴说道:“诸葛家买卖做得这么大,全靠圣人照拂。而今家族那边全力支持西征,不惜代价转运物资,用钱的地方很多。你们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每为家族赚回一枚铜钱,都是在为西征出力。等挺过这阵,一切都雨过天晴了,圣人是念旧情的,诸葛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是。”诸葛十三躬身应道。

  末了,又感慨了句:“我这人憎狗厌的游侠儿,有朝一日也能娶官家小姐,以前真是想都没敢想。若无圣人,哪有这等好事?”

  “你能明白这点就好。”诸葛兴笑了笑,道:“快去快回,争取重阳节前回来,咱们一起登高饮酒。”

  “好!”诸葛十三踌躇满志,带人离开了。

  诸葛兴笑了笑。他也纳了一个乌蛮、一个白蛮女子为妾,也都是寡妇,那小身段、那小模样,让人心里直痒痒。

  事实上像他这样的人很多。

  云南一下,大批中原官员、商人、工匠、武人涌入,住在大理、昆州、姚州三地的,哪个没得好处?宅子、田地、女人、牛羊,都是现成的。

  听闻回辽东当府兵的龙虎军将士,都有不少带着新娶的乌蛮、白蛮妻子上路的。

  这次前来云南驻守的金枪军,很多光棍也都娶上了新妇,现在让他们留下来当州兵,抵触情绪就没那么大了——云南尚未结束军管期,正儿八经的州兵体系从去年才开始筹建。

  诸葛兴估摸着,五州一府至少需要一万八千州兵,临近的嶲州也需要,金枪军没成亲的人最多三分之一,缺口还是很大的。

  今年下半年,广捷等军估计要来轮换了,看看有没有足够的人吧。

  总之,这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是大好事。既可稳固朝廷在云南的统治,武夫们自己也能白得女人和财产,可谓双赢。

  当然,坏处也是有的,那就是要承受南蛮异样乃至仇恨的目光。

  人家又不是傻子。你就是来抢钱抢粮抢娘们的,别以为我们看不出来!

  但这又如何?

  仇恨是可以消解、淡化的。最终解释权在大夏朝廷,随着教化的不断深入,等这一代人慢慢故去,几十年、上百年过去后,谁还会记得这些?

  就算记得,怕是也没多少愤恨了。顶多在酒桌上喝多了之后,脸红脖子粗地说一句当年如何如何,但谁会真的在意?付之一笑罢了。

  日子还得过,人要往前看。当大家彼此交融在一起,共同劳作、共同上学、共同做买卖、共同上阵杀敌之后,前代人的血泪终究会被掩埋、遗忘,新一代的共同记忆慢慢成为主流。

  华夏的历史,本来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真以为以前的人都那么温情脉脉么?

  “好山好水好地方。”诸葛兴伸了个懒腰,抓起茶壶回去了。

  在看到两个小妾迎面走来后,他灿烂一笑,得给圣人立个生祠。

  圣人最好永保康健,他老人家每在一天,都给大伙扒拉好处啊。

  

第008章 上下

  邵明义来到了南场馆,抚慰军士。

  南场馆也叫建水城,曾经是通海都督府的理所。南诏时代就经营有年,一度有三四万人口,算是比较繁荣的地方了。

  朝廷置昆州后,辖拓东(今昆明拓东)、进宁(今晋宁县)、安宁(今安宁市)、曲轭(今嵩明县南)、龙和(今禄丰县东南)、武定(今武定县)六县,治拓东。

  可以看得出来,原东京鄯阐府的精华地区都被划过去了。

  其中,拓东是东京城。

  进宁原本是一个驿站,即进宁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渐渐驯服水患,开垦农田,人烟渐多。

  安宁原本是一个军城,后来也变成了人烟辐辏之地,各部蛮人都来此贸易,因为这里有五个盐井,归通海都督府管辖时,一直是通海都督赖以控制南方诸蛮部的利器。

  曲轭位于昆州东北的山间盆地上,远离滇池水患,农业条件较好。

  龙和城位于两京大驿道上,也十分紧要。

  唯一不太行的就是武定县了。此县原名求州,多蕃人,少教化,经济较差,开发程度严重不足。

  总而言之,这六个县算是相当不错的地方了。不缺水,山间平原也不少,气候宜人,朝廷将云南道的理所搬过来是有道理的——就近督促建设,争取尽快赶上大理府。

  昆州的建置,其实对通海都督府不太有利。

  像进宁、安宁等地,历史上就在鄯阐府和通海都督府之间来回隶属,如今归于昆州,尘埃落定,通海都督府痛失两块肥地。

  不过还好,邵明义仔细考察了一番,发现还有几块大的山间盆地留在通海都督府辖区内,有的面积还不小,农业潜力很大,可以养活很多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