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13节(1 / 2)

  “骠信……”两人还没说话,就被郑仁旻打住了。

  “杨干贞败了?”他定定地看着两人,咬牙切齿地问道。

  “败了。”段义宗叹道:“败得很惨,三万大军,基本没跑出来几个,让夏人赶羊一样追杀,不忍猝睹。”

  “嘭!”郑仁旻一拳擂在案几上,怒道:“无耻!无耻!三万大军,便是挨个让夏贼来杀,也不会这么快!”

  “又何止三万大军!”赵善政在一旁阴恻恻地说道:“黎、雅洞主们还搭进去了两万人。”

  “没那么严重。”段义宗说道:“他们在战前就跑了一部分,战败后,熟悉地理环境,跑得很快,应不至于全军覆没。”

  “那又有何用?”赵善政冷笑道:“骠信下次再来,这些洞主们还会响应吗?听闻他们之前就被夏人镇压过一回了,损失惨重,这次再打,怕不是要被连根拔起。”

  段义宗皱着眉头,不理会赵善政。

  这厮到现在还在煽风点火,让他很是失望。有些事情,不能以后再谈?先度过眼前的难关要紧啊。

  “骠信,如今该做出决断了。”段义宗上前一步,面色凝重地说道。

  “布燮何意?”郑仁旻思绪纷乱,问道。

  “是战是走,该做决定了。”段义宗说道。

  赵善政也收起了刻薄的神色,认真思考了起来。

  “战如何?走又如何?”郑仁旻问道。

  “如果战的话,骠信当传令留守嶲州、黎州的兵马北上,与主力汇合,再征集一批粮草、器械及部落丁壮,寻处开阔之地,与夏贼一决胜负。”段义宗说道:“如果走的话,现在就该安排好撤退次序,交替掩护,且战且走。夏贼战了半日,又追击了一下午,此时定然在长贲关休整。关城离此不过七十五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骠信当速做决断。”

  郑仁旻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杨干贞、杨诏这两个不要脸的东西在哪?”

  “杨诏入夜后至城外,遣人知会了消息后,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杨干贞则不知所踪。”说起这两个人,段义宗也有些头痛。

  实在是太坑了!雅州败就败了,但长贲关也不守?你到底在搞什么?

  “骠信,杨家兄弟一定逃回会川都督府了,他们怕是要起兵造反。”赵善政说道。

  “胡扯!”段义宗看着赵善政,怒斥道:“他们在雅州损失了近两万人,纵然回到会川都督府,又能召集起几个兵?如何造反?”

  郑仁旻也不信杨家兄弟还有实力造反,只见他止住了两位宰相的争吵,神色变幻莫定,半晌后方问道:“两位都是大才。南诏蒙氏时期,可有北略如此之惨的?当时又是如何应对的?”

  “唐将李晟、曲环曾在百余年前击破过蕃、诏联军。”段义宗想了想后,道:“当时李晟率军四千,取道雅州,一路南行,横渡大渡河,在河南击败吐蕃兵马,斩首千余级。吐蕃畏惧,遂退后。曲环所率范阳兵又在七盘城击败蕃、诏联军,收复维、茂二州,随后南下。当其时也,蜀兵亦受鼓舞,分兵南下,各路唐军渡河至嶲州,连败蕃、诏联军,斩首六千余级。联军近十万人被困山谷,粮械两缺,被迫突围,饥寒坠崖而死者数万人。”

  郑仁旻听得脸色发白,又忍不住问道:“十万人被困山谷,宁可突围,也不愿决战,何也?”

  段义宗沉默不语。

  赵善政却冷笑一声,道:“骠信,十万看似多,但心不齐。吐蕃人急着走,不会为南诏死战。而吐蕃人一突围,南诏势单力孤,士气受挫,又怎可独战?也只能跟着突围。”

  郑仁旻懂了。吐蕃、南诏虽然联兵,但互相之间并不怎么信任对方,都防着一手呢。吐蕃人来剑南,本来就是为了策应北方战场,并不会死战到底。他们一走,南诏人心惶惶,还打个屁!

  “二位布燮都是老成谋国之人,依你们看,此时战耶?走耶?”郑仁旻问道。

  “我本一直在劝骠信见好就收,退兵为上。”段义宗叹了口气,道:“但战局发展到此时,退兵而走却不是什么上策。骠信聪慧,当知我意。”

  郑仁旻点了点头。

  “骠信,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赵善政唱起了反调,只听他说道:“杨氏兄弟奔回会川后,一定会大集兵马,威胁大军后路。高氏、段氏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们一定会抛下骠信,独自先走。既如此,不妨先退兵至大渡河以南,再做计较。”

  郑仁旻又点了点头。

  段义宗本能地想驳斥些什么,但想了想后,还是长叹一声,什么都没说。

  郑仁旻看看段义宗,又看看赵善政,犹豫不决。

  良久之后,他下意识地问道:“不如先派人北行,寻一险要处列栅戍守。一晚上时间,抓紧点的话,差不多也够了。元在此等到天亮,再打探下消息,届时再做决断?”

  段义宗、赵善政二人几乎同时皱起了眉头。

  

第048章 送菜

  雅州城外,人喊马嘶,灯火通明。

  听闻平羌水之战的结果后,李唐宾破口大骂,说李璘不懂事,直接把人吓跑了。

  回来报捷的使者也很委屈,他们只是来了一次阵列而战,没想到贼人这么不经打,那怪得了谁?换成当年朱全忠的左右长直军,多半还冲不动呢……

  李唐宾闻言更怒。但他懒得跟小小的信使计较,当场下令加快步伐,各部各显神通,赶紧想办法渡河。

  雅州守军也出城了,他们将防线散得很开,各个犄角旮旯都派人巡视,为的便是能及时示警。至于城中第一大将王郊,已奉燕王之令,带着近三千人南下,接收长贲关。

  丑时,李唐宾抵达了南岸,在亲随的簇拥下,前往杨干贞遗弃的营地内驻扎。

  “这一仗好大的场面啊!”看着正在挖坑掩埋尸体的夫子们,李唐宾突然间有些感慨。

  他已经得到了汇报:白天大战,当场斩首两千七百余级,随后追杀的过程中又斩首三千二百,俘九千余人。

  另外,周围的山沟沟里若仔细搜寻的话,多半还能找到不少尸体,再俘虏一些人。

  这一仗,真是把贼人给正面打崩了,效果非常好。

  “李都头。”燕王邵明义亲自出营,行礼道:“营内已洒扫一空,都头可在营中安歇。若嫌粗陋,亦可至城中。”

  “不用了。”李唐宾直接说道:“费那事做什么?大军渡河完毕之后,便要整军南下,与贼人决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