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87节(1 / 2)

  至于所需的人口,当以关西移民为主,河北、河南移民为辅,另外可以从邻近的润州、扬州等地抽调部分人口,成为第一批南京百姓。

  这样的好处是朝廷占有了大量资源,既可以卖钱,也可以慢慢赏赐给有功之臣,精打细算的话,可以用很久了。

  “平卢军还剩多少人?”邵树德走进田间,弯下腰来,仔细看着地里的牧草,随口问道。

  “还剩一万四千余。”李忠答道。

  “主要伤亡在何处?”

  “攻濠州折损了数千人马,副使高思纶中流矢负伤,恐不太行了。都游奕使李存孝染病,不良于行。”李忠说道:“目前该部转攻盱眙。秦王令其担任警戒,督促淮南降兵及河南道土团乡夫主攻。”

  “二郎倒是知机。”邵树德笑道。

  其实,最开始他没教过儿子如何判断一支军队的士气状态,是他通过自己长期的观察以及与武夫的接触琢磨出来的。

  自己悟出来的东西记得最牢靠,诚如是焉。

  昨天刚下过一场雨,地面略微有些潮湿。邵树德看着长势喜人的麦苗,颇为满意。

  泾阳、高陵这两个县,是他战斗过的地方。

  神皋驿之战,直接把巢军大将孟楷给打河里去了。而既然经历过巢军荼毒,这两个县当然没剩多少人口了,因此是三茬轮作制执行得比较彻底的地方。

  邵树德在工部奏疏上看过,高陵县曾经制造过一种十分巨大的犁铧,即使用八头耕牛的联畜犁,不过并未大规模普及,只在少许乡村使用。

  农牧业经济形态下,牲畜是不缺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人口密度不能太高。

  邵树德穿过田野,随手摘了田埂上的一荚豌豆,剥开后塞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不错。

  地里有一个小小的牲畜栏,圈着不少牛。春播时卖过力气的耕牛站在里边,百无聊赖地嚼着牧草,现在是他们养膘的时候。待养得差不多了,还可能被带走去拉磨。

  司农寺在去年培养出了新的耕牛,或者说正式“定型”,名曰“沙牛”——可以适应西北的风沙气候而不发脾气、烦躁不安,故得名。

  沙牛无论是挽力、耐力还是速度,都要比传统耕牛强10-20%不等。看起来效果不明显,其实是非常巨大的进步了。

  正如在同等训练水平下,有的人天生就跳得高、跑得快、力气大一样,一头牛的各项指标高出20%,并且还能把这些优秀基因固定下来,一代代遗传下去,这完全是可以得到“夏王赏”的突破。

  一点点积累,一点点突破,正如他的国家,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回宫吧。”邵树德站在了田埂上,最后看了眼充满希望的田野,道:“四月十五大朝会后,巡视关北道,朕要回家看看。”

  

第017章 劝说

  大朝会结束后,邵树德并没有及时北上,因为洛阳传来消息:中书侍郎宋乐薨。

  太常卿丁会立刻带着凶器、车马、班剑等一应事务前往洛阳,主持葬仪。不过听闻丁会现在的身体状况也大大下降,不知道他还能撑多久。别送来送去,最后把自己送走了。

  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在恩荫了宋乐的一干子孙后,邵树德休息到了四月二十,结果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什么原因,淑妃封绚突然就病倒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弥留之际。

  年纪一过六十,就真的朝不保夕了。

  邵树德沉默地坐在榻前,昭仪小封几乎哭成了个泪人。

  大封流着眼泪,已口不能言,左手吃力地举起,被邵树德轻轻握住。

  她的嘴唇微微翕动着。邵树德凑了过去,只有很微弱的声音,听不太清楚。

  但他知道意思,道:“月奴、鹊儿也是我的孩儿,他们会一世富贵,他们的儿孙,也会有富贵。”

  大封微微摇了摇头。

  邵树德又把头凑过去,这次终于听明白了。大封的意思是她陪不了自己了,但他们的一儿一女会继续陪着他。

  这句话直接击中了他的心灵。

  很多年没体会过流眼泪的感觉了,或许是这辈子第一次吧。

  在义兄灵前,他半真半假,但此刻是真的难过了。从心口到喉咙,仿佛被层层叠叠的东西堵着,让人难受无比。

  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他将小封搂入怀中,左手紧紧握着大封的手,直到温热的躯体慢慢变凉。

  封氏姐妹是他掳回来的,但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关心和快乐。那个时候女人少,每一个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么……

  人这一生,在什么时候相遇,其实很重要。

  四月二十一日,邵树德下旨,淑妃葬仪完毕后,归葬陆浑山后寝,并着太常博士定谥号,呈交礼部。

  这大概是皇陵修建后,第一个入葬的后妃。

  经历此事后,邵树德的精神有些不太好。在宫里漫无目的地坐了好久,也懒得处理政务,直到五月初,才到西苑骑马奔走了几圈,心情渐复。

  “往日骑马,没这么累,岁月不饶人啊。”邵树德下马之后,又试了试弓。

  一石八斗弓,已经拉不到最满了。披甲步射,这可是他年轻时的绝技。

  “陛下……”新任中书侍郎赵光逢、门下侍郎萧蘧互相看了看,赵光逢上前道:“臣请陛下坐镇长安,遴选大将西征即可。”

  邵树德看了他一眼,道:“朕的身体,朕自己有数。而今比起壮年之时,只是稍有不如罢了。银鞍直都是大好儿郎,若比起驰射工夫,朕这般岁数,自信也能超过一半以上。”

  他知道赵光逢为何提起西征的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