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66节(2 / 2)

  赵成听闻后,不敢怠慢,又继续分红了三年,贡献了八万缗钱,直到邵树德再三要求停止,这才作罢。

  “此皆陛下之恩德。”赵在庆说道。

  邵树德沉吟了一下,说道:“若从灵州运粮至沙州,你可有办法?”

  赵在庆听了一惊,道:“陛下,路途遥远,一石粟恐要费钱数千。”

  “朕当然知道花费甚多,就问你能不能办到?”邵树德问道。

  赵在庆想了想,说道:“某设想之下,可在灵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各地广设仓库,分段运输。一拨人只负责一段,尽可能雇佣熟悉环境、道路的当地人,可将开支节省到最低。”

  “你的西域买卖,也是这么做的吧?”邵树德问道。

  “正是。”赵在庆回道。

  邵树德倒背着双手,从龙椅上起身。

  其实,真的不能小看这些商人。

  说句不中听的,他们对沿途情况的熟悉程度,比官府强多了。哪里适合建仓库,哪个地方有水源,哪条路好走,当地是什么天气,有哪些向导比较出色等等,长年累月走这条路的,官府真没法和他们比。

  “朕欲伐西域。”邵树德突然说道。

  赵在庆低下了头,静静听着。

  他并不感到奇怪。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商人,能做到他这个地步的,无一不是消息灵通之辈。

  就在上个月,他得到消息,凉州姑臧县采买了七万只羊,送到了牧场中繁衍、畜养。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就直接略过了,但赵在庆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朝廷在河西的牧场,养的羊极少极少,绝大部分是马,其次是驼。

  官营牧监,养羊作甚?没有道理的。

  好吧,也不是不会养羊,但那一般都是靠近京城的牧场,在宫廷赐宴的时候送一批过去。比如同州的沙苑监,前唐时各地送来的牲畜就寄养在那里,长安随用随取。

  但凉州、甘州的牧场绝不会如此。

  赵在庆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朝廷要对西域用兵,未来某段时间内会有大批武夫过来,故提前采买羊只,改变牧场的牲畜结构,待到大军抵达时,七万只羊已经养肥了,甚至繁衍了一大批新羊,正好充作军需。

  另外一件让他感到奇怪的事情就是,各地都在查验粮库、武器库的库存,甚至翻修、扩建仓库,动静搞得很大。

  如此两相一对照,赵在庆其实已经有所猜测了,但并不敢确定,直到今日得到圣人的亲口确认。

  “征西固然可以靠蕃部补给牛羊,但并不足够,还得自己转运一部分粟麦。”邵树德又道:“大头自然由朝廷转运,但还需补充,你可有兴趣?”

  在邵树德的印象中,满清西征的后勤体系,其实是多种方式并存:其一,在关键节点上寻找利于垦殖的地方,提前种下粮食,就地收割;其二,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派少量兵力驻守,放牧牲畜;其三,蒙古诸部提供牛羊,这是无条件的,西征军队甚至抢劫过蒙古诸部获取补给;其四,官方组织庞大的运输队伍长途转运粮草物资;其五,民间商队转运粮草物资,官方采购。

  多种方式并存,最终有力保障了前线的军需后勤。

  当然,冷兵器时代的后勤需求量远小于火枪大炮时代,也更容易补给一些。但不管如何,多种方式并存的思路并不错,容错性也更大一些。

  赵在庆此时听了,嘴里有些发苦,不过他不敢拒绝,只能应道:“谨遵陛下之命。”

  别看他财雄势大,远近闻名,可一旦沾染上这种为朝廷运输粮草的事情,倾家荡产并不夸张。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在十多万大军的消耗面前不值一提。

  “不会让你白干。”邵树德说道:“朕还找了康氏、诸葛氏、拓跋氏等人,你等各凑一千峰骆驼、五百辆马车,分段运输。至于所需钱款么——”

  邵树德在殿内踱了半圈,道:“待朕打下西域后,于阗玉团、安西緤布、郁金、红盐、硇砂、大鹏沙、牦牛角等商品,由你等专营,如何?专营期十年可也,二十年亦可,这个可以商量。”

  玉团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这谁都知道。

  緤布就是棉布,安西特产。中原顶级的锦缎,一匹千钱了不得了,但緤布现在的价格要两千余文,且还是敦煌的批发价,贩卖至内地,价格还得涨一波。

  郁金可做药,也可当黄色染料,价值不菲。

  硇砂、大鹏沙既是药材,也是金银助熔剂。

  牦牛角则是制作上乘弩机的重要材料,消耗量很大,价格也不便宜。

  “陛下有命,某无不尊奉。”赵在庆面露喜色,应道。

  当然,他是装的。

  玉团、緤布之类的商品,一旦垄断专营,当然是暴利。即便只有十年专营期,其实也差不多够回本了。

  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风险其实很大。最主要的就是战争不知道打多久,在得到专营权,开始回本之前,他能否坚持得下去?

  万一打个几年,赵在庆百分百确定自己即便变卖家产也难以为继。

  可他没有拒绝的余地。

  这事利润很大,风险也很大,朝廷的军需也不可能完全寄托在他们身上。圣人说得很清楚了,他们是补充,只占一部分粮草供给。因此,他也没法以军事成败为抓手来讨价还价,风险这种东西,只能自己消化了。

  如果挺过去了,前方豁然开朗。挺不过去,一夜回到二十多年前。

  “朕记得你有两个儿子在秦州经学就读?”邵树德坐回了龙椅,问道。

  “是。”

  “这样吧。”邵树德说道:“朕刚刚收到消息,湖南郴、永二州克复,多有实缺。令郎读书颇有天分,可一为义章令、一为零陵令,明年赴任。”

  赵在庆这才放下心来,真心实意道:“谢陛下隆恩。”

  虽说湖南还在打仗,但圣人说明年赴任,那就没问题。

  马殷本就只有七州之地,如今被王师接连拿下了道、连、郴、永四州,长沙估计也被围困了起来,应该已是穷途末路了。联想到之前高伦说马殷已经遣使接洽投降,赵在庆就更放心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