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62节(1 / 2)

  “大夏立国十年了,哪还有那么多官缺?”刘隐摇了摇头,道:“纵有,也是八九品的小官,没甚意思。”

  “大兄,能有八品官不错了。嫂嫂、侄儿、侄女一大堆人,不做官怎么养活?”刘台问道。

  刘隐听了也有些纠结。

  他给朝廷搞了几十万缗钱、几十万匹绢,外加各种海内外货物,价值难以估算,到头来连养家都困难,像话吗?

  刘台一边吃着胡饼,一边观察大哥的神色。

  其实,那位王阐王宫监已经隐晦地说过了,圣人会赏赐他们宅邸,再给点小官做做。被没收的家财,或许也能发还一部分,前提是老老实实,别满嘴怪话,怨天尤人,那样谁都保不了你。

  还好,刘隐听了后,点了点头,道:“往事已矣,确实不可过于挂怀。唉,反正也是一武夫,面子不面子的,不太打紧。下半辈子,凑合着过吧。”

  “正是。”刘台高兴地说道:“古来雄猜之主,逮着投降诸侯,往往赶尽杀绝。今上么,基本都留有一命,甚至还能让人过得体面一点。”

  如果家里没漂亮女人的话,刘台心中默默补了一句。

  “体面是难喽。洛阳居,大不易啊。”刘隐苦笑一声,道:“很多官员还是租房子的呢,咱们这种降人,就别想了。”

  前唐之时,长安的房子就很紧俏。宰相还有公家提供的房子住,普通官员租房的一大把,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很多长安市人都有祖上传下来的房子,隔壁的五品官邻居却在租房。

  夏朝的洛阳也差不多。

  朝廷曾下发过一次《许盖屋宇敕》,即发动百姓清理洛阳废墟,盖一批房子出来。但那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那会洛阳至少三分之二的面积还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的状态,与如今可不好比。

  刘隐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历史机遇”,但他也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道理。来得早的百姓有房子,且地段、位置还不错,晚来的将官却不一定有,世事之离奇,直让人感慨不已。

  “大哥,你为朝廷弄来了百万钱帛,何至于此。”刘台嬉笑道。

  刘隐也笑。

  朝廷若有良心,当会给他“提成”,若不给,你也无话可说。

  不过,确实该积极一些。若被赦免了,就派人回广州看一看,重点琢磨大食马的事情。此事若成,赏赐断断少不了的。

  说到这里,两兄弟也无话了,专心低头吃胡饼。

  刘隐也是饿了,很快吃完,还打了个很响的饱嗝,引得附近之人扭头相望。

  他尴尬地笑了笑。

  都是曾经的诸侯啊,至少也是他们的子侄辈。

  钱镠之子钱传瓘,前国子监贡生,如今的太府寺平准署丞。

  李克用之弟李克柔,光禄寺太官署令。

  再远一点,还可见到王师范之弟王师悦,大理寺评事。

  王审知的一群子侄也来了……

  娘的,邵树德见到这种场面,虚荣心会膨胀到什么程度?

  他的王朝开国十年,诸侯尽皆入朝,俯首听命。

  蕃邦小国也一个个剪除,酋豪歌舞从之。

  人生至此,也别无所求了吧?若换作自己,大可筑起铜雀台,终日醇酒美人,再派人出去寻仙访药,日子不要太舒心。

  可惜啊,今上不愿过这么舒服的日子,自己找罪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或许也只有他这么执着的人,才能创下这么一番大事业吧。

  回想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刘隐又很是佩服。这个世道,总得有人出来收拾残局,不然他怀疑他死后,儿子们能不能稳固基业,说不得最后还是只能传给兄弟。就那样,也说不准是个什么下场,唉。

  “来了,来了!”有太常官员策马而过,一路高呼。

  刘隐兄弟立刻起身,掸了掸灰尘,一脸肃容。

  ※※※※※※

  “吾皇万岁!”圣驾刚一出现,鼓乐齐鸣,官员、侍卫们纷纷拜倒在地。

  邵树德与皇后下了马车,接受众人朝拜。

  “吾皇万岁!”高呼声一直传到远处的北邙山,数千人齐齐拜倒在地,场面极为震撼。

  邵树德静静感受了一下,心潮澎湃不已。

  这就是权力让人迷醉的地方。

  他花三十年时间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天下,拜倒在地的官员们在口呼“万岁”之时,真情也要多上那么一两分。

  这样的江山,又怎么舍得离去,怎么舍得轻易撒手?

  “先生快快请起。”短暂的膨胀过后,邵树德很快清醒过来,快步上前,将中书侍郎宋乐搀扶而起。

  “陛下终于回来了。”宋乐笑道:“老夫真是望眼欲穿,每天都派人去河阳渡口打望。”

  这种俏皮话,也就宋乐能说了。

  邵树德哈哈大笑,拉着宋乐的手举步前行。

  留守洛阳的多为中低级官员。邵树德一个个看过去,发现多了不少新面孔。

  感受着宋乐如同枯树般的消瘦之手,心中又生感慨:大夏已建立十年了,新老交替也在稳步进行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功成则退,下面要依靠后人的智慧了。

  “都起身吧。”邵树德双手虚抬,道:“朕幸北都这段时日,洛阳文武庶官、中外执事,皆肃恭职任,朕心甚慰。今照旧例,赏赐有差。”

返回